本报记者 原文钊
“再过十几天就要收获了,这几天,我天天都要到红薯地里转上几圈。”7月19日,在孟州市大定街道段东村,该村红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志尚指着长势喜人的红薯,高兴地说。
“我们种的红薯都是引进优良品种后再育的苗,所以比别人的红薯要早收两个月。”杜志尚说,“去年,我们种的140多亩红薯,净利润就有20多万元。”
“种红薯能有这么高的利润?要是卖不完怎么办,那不要赔钱?”记者问。
“咱种的红薯不仅供不应求,而且都是根据订单来种的。今年我们种了300多亩,都‘名花有主’了。”杜志尚说。
据了解,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杜志尚最忙的时候,有的客户买不到红薯,就坐在他那里不走,等着红薯从地里挖出来。有的时候红薯不够卖,他只能偷偷先卖给一些先订货的客户。别人为卖不出去发愁,他却为不够卖发愁。
去年,一位上海客户看上他的红薯,当即交了1万元定金。“红薯一般刚下来时卖到八毛钱一斤,一段时间后就降到五毛钱了,但我的红薯到卖完也只降到七毛五分钱,咱合作社社员的利益从来不会受到损失。”杜志尚说。
“这些年,我们不断引进太红、龙薯、凌紫等优良品种,加上自己这几年总结的高科技栽培技术,使红薯不仅形状好、口感好,而且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营养价值提高了。”杜志尚自豪地说。
据悉,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段东村附近农民种植红薯已超过3000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