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玉琛。
本报记者 高小豹
五年时间,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金山化工)依托优势资源,初步完成立足省内、辐射四周的布局,完成了产能、实际产量各翻三番的跨越,在联碱行业内排名迅速升至河南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这,就是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规模扩张战略后创造的奇迹。
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于2005年成立河南金山化工集团。该公司董事长杨玉琛始终秉承“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贯彻“做细活,雕精品;用户的要求就是标准”的质量方针,着力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实施技术创新,使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高。
2011年,该公司获得孟州市“市长质量奖”,并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河南省质量信用AAA级工业企业”,“金山牌”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7月15日,记者在金山化工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于2004年先后通过了质量、环保、职业建康安全三大体系认证。2010年,该公司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优化了体系管理流程,强化产品过程控制,确保了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企业一把手是质量第一责任人。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该公司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原材料采购入厂到成品出厂,严把产品质量关;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销售;严格执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确保“问题产品”能够及时召回。
2006年至2010年,金山化工先后投资24亿元建成了“金大地”1.5万吨三聚氰胺项目、100万吨制盐项目、20万吨重灰项目、“金大地”二期30万吨合成氨项目、配套70万吨联碱项目、二期3万吨三聚氰胺等项目。特别是30万吨合成氨项目,该公司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合成氨工艺,核心设备国内一流,联碱及三聚氰胺系统充分利用集团拥有的专利技术,均为行业内领先技术。
在金山化工,一本360多页、 21万字、汇集了115种管理制度的“黄皮书”被称为“金山大法”、“镇山之宝”。
围绕“精细”这一管理核心,该公司实施“主线双向考核”制度、“一本清”全员绩效管理制度等,将员工考核进一步细化、量化;推行节约生产,推行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了公司之间的配合效率。该公司以客户服务处建设为中心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金山化工始终坚持发展不忘环境保护,积极履行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责任。该公司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其中拥有的三项专利技术(制取碳酸氢钠的碳化塔、制取碳酸氢钠的方法、一步常压法制取三聚氰胺)得到广泛应用。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零排放”,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成功塑造了“绿色化工”的金山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