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见习记者 张 璐
本报通讯员 谷 敏
不让办事群众多跑路,不让办事群众受冷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维护中心形象。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努力加快职能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把“管理中心”打造成“服务中心”。那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县市管理部又是在怎样打造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的呢?
27日,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沁阳管理部,记者看到很多市民正在等待办理公积金业务,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办事大厅内摆放着各种业务办理的小册子,《缴存指南》、《提取指南》、《贷款指南》等应有尽有,市民可根据需要提前准备资料。据该管理部负责人介绍,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深入实施和职工住房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住房公积金业务迅猛增长,2005年7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六县市成立管理部,直属于市中心管理,并正式在各县市开展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
7年来,各县市管理部围绕“服务要求新标准、服务方式新突破、服务效率新提高”的目标,积极配合该中心开展各项业务,为解决县域职工住房困难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创了县域住房公积金科学管理的新局面,使更多的职工圆了安居梦。
注重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管理部打造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的关键。
同时,各管理部建立“四办”服务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政策范围内能处理的,讲求实效“立即办”;不能当场答复办理的,迅速研究“及时办”;群众普遍关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坚持公开“透明办”;缺乏政策依据,但诉求合理的,创新思维“灵活办”。
如今,六县市管理部均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使窗口服务实现了全程监控。同时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及时整改提高,着力解决影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突出问题。
优化服务方式,打造服务品牌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管理部积极主动想办法、谋策略,着力提升窗口软硬环境,围绕窗口建设先后开展了争创“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窗口”等活动,努力打造服务品牌。
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各管理部创新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让服务从门内向门外拓展,打造与单位、职工的零距离沟通机制。通过成立下乡服务小分队、上门服务组、政策解读组等,定期深入单位,开展政策宣传活动,为企事业单位业务经办人开展免费业务培训,为广大缴存职工提供“送政策、送服务”免费咨询活动。沁阳管理部前后10余次深入超威公司讲解政策,协助企业准备开户相关事宜,得到了广大缴存职工的一致欢迎。
营造整洁美观、秩序良好的服务环境,打造“温馨窗口”,也是各管理部打造基层满意站所的重要措施。各管理部都配备有宣传栏、意见箱、宣传折页、休息座椅、饮水机等设施,使群众在办理业务时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目前,孟州、沁阳管理部完成了新办公服务场所的装修和搬迁工作,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各县市管理部将全部建设完成自主独立的办公场所。
深入宣传动员,强化归集扩面
针对县市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较低的实际情况,各县市管理部将归集扩面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室外电子显示屏、室内宣传栏、宣传手册等手段大力宣传公积金政策和业务,管理部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企业、走上街头、进入社区开展宣传工作,努力提高群众对住房公积金的知晓率。
记者在武陟管理部了解到,为了让更多的职工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该管理部为各行业及重点龙头企业制订了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做到天天有联系、周周有重点、月月有进展,持之以恒下基层宣传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县特岗教师、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公积金账户,重点企业河南富莱格超硬材料公司、天津药业全员建立,产业集聚区焦作孔怀包装、焦作富享彩印等企业为首批职工开设账户,江河纸业缴存人数持续增长,县直自收自支人员基本全部参加。
博爱管理部与多家签约楼盘联合举办了住房公积金宣传活动,增强了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促进了各用工单位履行应尽的义务,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
为筑牢风险控制的安全防线,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确保资金保值增值,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督促各管理部健全和完善了集体决策、资金签批、财务管理和内控稽核等制度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财务岗位,有效制衡,权责分明。
坚持“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管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重视贷前调查,把好第一关口;坚持贷中审批,抓住关键环节;加强贷后管理,严格控制逾期。县市管理部自成立至今7年来,共发放贷款49362万元,没有出现一笔逾期贷款,没有发生一起违规操作和群众投诉,资金安全得到可靠保障,真正实现了“零逾期”、“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