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路网布局 疏解交通压力
本报讯 为适应焦作市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焦作市作为豫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提高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及设施的建设水平,有效改善主城区交通拥挤,解决关系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近期,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
规划以量化的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剖析了焦作交通拥堵状况,提出以便捷安全、绿色低碳的目标来构建焦作机动车交通框架,推进城市公交、自行车加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对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道路网络建设的多种方案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规划解决方案。
城市道路规划以疏解城区交通,构建多层次的快速路系统,完善道路布局,疏解城区交通,满足城市内部交通、外部过境交通等类型的交通需求为目标,从构建高效、快捷、畅通的城市道路系统的角度出发,将路网主框架调整为“双环形快速环路”和“六横六纵主干路”构成的格网状城市路网框架。
双环形快速路网:
内环由中原路、滨河路、河阳路和影视路组成,主要承担组团间交通联系职能;
外环由东海路、南洋大道、中南路和林邓线/焦辉路组成,该环路主要功能为缓解过境交通压力,作为货运通道与高速公路相接。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滨河路进行东西向的链接,通过中原路进行南北向的链接,并向南延伸至长济高速。
六横六纵主干路网:
六横由解放路、建设路—焦克路、站前路—待王路、人民路、丰收路、世纪路等道路构成;
六纵由普济路、民主南路、塔南路、山阳路、西经大道、文昌路等道路构成。
规划对公交线路设置、停车场地分布等问题也作了系统的规划。在对现有公交线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原则,规划设置了四条快速公交线路,通过调整、新增公交线路,规划到2020年有57条公交线路供市民出行。此外,规划了三条景区间旅游公交环线,方便各景区之间的联系。规划还增加了23个公交场站,以改变现状公交车占道停放的现象。
规划在对外交通方面,除规划郑州到焦作、焦作至济源和洛阳的城际铁路外,还完善了多条高速和干线公路规划,利用国家干线公路网实现焦作与周边重要城市的交通衔接。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