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 伟
在市公安局焦南派出所有这样一位民警:他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15年,除了日常的现场出警,更多时间是坐在电脑前,运用分析梳理出来的数据,为该所乃至市公安局侦破刑事案件提供坚实的物证基础和信息,他参与侦破的案件有1650起。
他就是该所案件侦办大队技术中队民警宰旭东。从1997年参加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以来,他被称为“拼命三郎”,先后荣获全国信息破案会战先进个人、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省优秀人民警察等殊荣,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两次,去年夺得全省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民警信息查询练兵比武竞赛第一名,今年4月又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对工作,宰旭东自嘲为痴迷,并且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作为一名基层技术民警,现场信息技术仅仅是他繁杂技术工作的一部分,但作为立足本职服务侦查、打击犯罪的重要武器,现场信息技术破案又在他的具体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每次现场勘察中,他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次检验中,他都不忽视任何一个特征。正是凭着这种工作作风,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他不但提取到可靠的物证,而且通过信息系统直接锁定案犯。去年我市某中学一夜被盗12台笔记本电脑,引起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被定为A级督办案件。案件侦破过程中,宰旭东从当日7时许接警,一口气勘验到14时,紧接着就坐在电脑前开始信息比对工作。正是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在现场提取到可靠的物证,为下一步的案情分析打下了坚实基础。民警在查控赃物中抓获两名重点嫌疑人,宰旭东连夜开展检验,不但将八起案件一一认定,还采取多种查询方式,扩展认定案件四起,涉案价值20余万元。
砸车窗玻璃盗窃物品案严重扰乱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给群众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如何才能将这些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宰旭东竭思尽能,不论车主损失大小,都一丝不苟地进行现场勘验,及时进行比对。仅去年,他共比对砸车案件22起,成功侦破多个此类系列案件,涉案价值15万余元。
命案侦破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各级领导到参战民警都使出回身解数,而作为一名刑事技术人员,他则善于利用手中的“武器”。多年来,他总是主动挤出时间对未破命案现场信息进行查档,有时甚至一连几个月利用中午、晚上在所里加班进行比对。2009年11月19日,他通过不懈努力,利用信息直接认定,使南阳一起历时10年未破的恶性命案积案得以侦破。
宰旭东说,他的刑事信息技术工作之路,是在日常工作中默默“熬”出来的,最缺的就是时间。对照他的工作,可以说这些工作任务、这样的工作量得以顺利完成,是他经常性的加班“熬”出来的。每天7时40分左右到单位,一忙就是一整天,他已经没有下班时间的概念,什么时候自己认为应该干的活干完了才离开。他中午很少休息,值班的夜里更是工作到次日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发红的眼睛去休息,从来不考虑后半夜有警情还得去出勘,因为一旦有警情,他仍然得打起精神,迅速出警。年年如此,战友们心疼他,叮嘱他保重身体,家人也让他磨得没了办法,中午往往等到过晌才吃饭,晚饭很多时候更是等不上他,给他热饭吃。这一个“熬”字,是他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是他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
去年,宰旭东在市公安局相关业务部门和所里的支持下,倾力投入到全省刑侦信息技术练兵比武训练中,10月份与省公安厅和各省辖市初赛挑选出的40名业务尖子同场竞技,一举夺得第一名,为焦作刑侦乃至全市公安机关增添了荣誉。同时,在公安部技术协查破案工作中,他认定公安部协查案件4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