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邮政之窗/金融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邮政局探索服务三农新路子
图片新闻
身边飘过绿色的云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对辖内员工作出风险提示
上半年回笼上缴残损币9677万元
工行博爱县支行多措并举拓展资产业务
市邮政局规范报刊亭经营行为
严防银行信贷资金
流入民间借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边飘过绿色的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烈日炎炎,酷暑高温,当人们汗流浃背、心情烦躁之际,身边却会不时闪过一个骑着电动车的绿色身影,微笑着把各类报刊、信件、包裹及时地送到市民手中,仿佛一片流动的绿色云彩,给人们带去一丝丝清凉。他们就是在如火骄阳下依然辛勤工作的市邮政局的投递员们。

  7月26日上午,为了感受邮政投递员们的辛劳,记者来到高新区投递分局,尝试着为投递员沈战英当一次“小跟班”,体验在高温下投送报刊的滋味。

  沈战英今年40岁,做邮政投递员已经有7个年头了。记者一早赶到高新区投递分局的时候,身着工作服的沈战英和其他二十几名投递员正在分发整理当天需要投递的报纸、信件。“数报、分报、套报、整理……这套活儿看似简单,可实际上也是需要有技巧才能干得又好又快,我们也是天天练习才熟能生巧的。”沈战英边整理报纸边对记者说。

  20分钟后,两个大大的邮包已经被各种报纸杂志和信件装得满满的,足有二三十公斤重。这些就是沈战英负责的段道上的300余份报纸和信件。整理完毕后,沈战英带上遮阳帽,将一大杯投递班提前熬好的绿豆水装进邮包里,开始了一天的投递工作。

  出发没多久,第一个目的地——阳光大厦到了。阳光大厦里有近30个大大小小的单位,分布在各个楼层,沈战英需要将各个单位订阅的报纸杂志和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一个单位办公室。这是沈战英负责的段道上任务最繁重、单位最多的一个地方。虽然大楼里的空调很凉快,但抱着厚厚一摞报纸、信件穿梭在各个办公室的沈战英仍然大汗淋漓。记者跟着沈战英的脚步一路小跑,稍稍放慢脚步就会被她甩下一大截。

  当一个好的投递员,还需要有超强的记忆力。段道上的几百个订户,随便到哪一家,她都能说出对方是哪年开始订的报纸,订了几份。但是,记者发现,投送期间,沈战英与订户的交流却十分简单。“您的杂志来了。”“大爷,这是您的信件,请收好。”“报纸给您放这了,走了。”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沈战英将夏日的清凉送到了人们的心中。“来家喝点水吧。”“坐下来歇歇吧。”“谢谢,慢走啊。”不论是挽留,还是相送,人们也将欢乐和感谢回赠给沈战英。“用户们对我都很好,看到他们开心,我也很快乐。”沈战英高兴地说。

  头上太阳炙烤,脚下路面烫脚,刺眼的阳光让记者的眼睛发花,汗水也顺着头发流到了眼睛里,涩得睁不开眼。可是,沈战英仍然精神焕发,一家家投递着报刊信件。到了11点多钟,浑身湿透的记者终于跟着沈战英回到了投递班。看着记者狼狈的样子,沈战英打趣地说:“下午还有一趟,要不,你再跟着跑一次?今天算是比较早的了。要是信件多,中午12点也不一定赶回来。所以,经常是中午抓紧一吃饭,下午赶紧接着送。”

  据统计,像沈战英这样的投递员,全市邮政系统还有300多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