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信息,为公众提供了窥探灾情的窗口,也给他们参与救助提供了通道。一场暴雨,淋出城市的脆弱,也洗刷出人心的坚实。喷涌的“暴雨微博”,传递着爱心的热量,也发挥着现实的救济效用。
【事件】
21日午后至22日凌晨,北京市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截至22日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暴雨死亡37人。
据通报,死亡的37人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目前,死者已有22人确定身份,其余15人正在确认中。
北京暴雨,看罢热闹观过海,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背后有很多东西需要反思。
都说排水系统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北京逢雨变西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对于这一件事,很多网友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微博热议】
@诗人潘婷:曾几何时,一个躲避山洪泥石流的安全都市,竟危如累卵。面临凶恶的天灾人祸,不堪一击的排水系统等一切城保建设,测试为零。GDP再伟哥又如何?百姓的安居,才是进步的根基。
@李学鹏:问:改造一座城市需要多少成本?答:一场大雨。
问:请举例?答:一场大雨让北京轻松变成威尼斯。
问:治理排水有多难?答:任你上天入地的本事都没用。
问:请再次举例。答:我们能把女宇航员送上太空又安全接回,但内涝至今没解决。
@panghurui:#北京暴雨#1.“在北京看海”成为恶俗段子;2.专家纷纷谴责北京城建基础差;3.众媒体回味北京历届大拥堵;4.各网民抱怨航班延迟汽车被淹;5.涌现一批爱岗敬业的先进集团和个人;6.政府某部门宣称以上几点都因暴雨“xx年一遇”。
@杨骁:1963年,北京曾经暴雨淹城。全市共有295家工厂生产受损,全部停产的达到85个。清河三个毛纺厂和清河粉丝厂被水浸泡得最为严重。全市工业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农业方面,朝阳、海淀、丰台3个近郊区淹地30万亩,成灾9.8万亩,损失蔬菜1亿斤、粮食1000万斤。死亡35人。
丁振波:北京暴雨几点感想:1.买房还真不能选一楼;2.家里时刻得备着泡面;3.汽车维修店最爱暴雨;4.保险公司职员得忙死;5.在北京有钱有车有房都不算什么,关键你得有船;6.再下一天,北京就瘫痪了;7.谁说北京不是海滨城市?
@余耕:每逢雨季,中国一些牛逼的大城市便会被淹。究其原因,地下排水系统是一个耗资巨大却又看不见的工程,而城市主管者只肯把脂粉涂到脸上,屁股烂了自有遮羞布。德国人把青岛的地下排水道修建的能够开进一辆汽车,而他们只租借青岛仅有百年之约。尔等如此坑爹,难道连百年的基业都没有信心吗?
@乐视张特:一场暴雨引发的思考:1.北京可改名叫“捞城”或叫“海底捞”;2.房价将出现新支撑,以前在三亚或青岛能买到海景房,如今北京绝对也能买到,而且随处可见;3.买车既要看排气量,更要看排水量,最好有逃生天窗;4.买入中国船舶(600150),这几天有概念!5.地沟油产业面临冲击,提炼成本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