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麻酩) “真的没有想到,怀梆竟然这么好听!”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传承人赵玉清身边,平日里喜欢流行歌曲的李翊君兴致勃勃地跟着哼唱起来。李翊君是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1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今年暑假刚开始,她就和另外10名同学组成了社会实践调查团,前往焦作市调查怀梆剧团发展现状。
7月15日9时,焦作市人民公园内,市民们和往常一样在这里休闲。调查团的师生们来到这里,开始发放调查问卷,鼓励群众参与到调查当中。
经过2个多小时的讲解,同学们收回300多份调查问卷。问卷显示,喜爱地方戏曲的人群大都年龄偏大,相当多的年轻人对戏曲不感兴趣,而对沁阳怀梆了解的人更少。
作为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怀梆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被当地人称为“老怀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怀梆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但目前怀梆的影响力逐渐缩小。近年来,为了保护和继承怀梆艺术,焦作市会同沁阳市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有效地增强了怀梆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在2006年5月,怀梆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怀梆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次实地考察,对大家专业学习很有帮助。”作为辅导员,孙永胜对考察结果表示满意。他说,“我们也想通过这次调查,呼吁有关部门能更加重视,不要让怀梆成为‘博物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