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明忠) 笔者日前从孟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该市在近期对速冻食品、生活饮用水、蔬菜制品、肉制品及食用油等的抽检中,共抽检重点品种17个,涉及食品130个批次,经检验合格125个批次,合格率达96.2%,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以“食品安全规范年”活动为载体,健全完善监管机制,着力提升监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该市狠抓治理整顿,继续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严厉整治食品安全隐患;针对农村、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以及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场所,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开展农药和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强化检、打联动,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兽药行为;开展畜禽屠宰专项整治,强化活禽、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严惩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调味品及餐具、食品包装材料等专项整治,依法取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该市狠抓规范提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底数大普查,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主动查找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交叉和空白问题,并针对小作坊、小摊贩以及前店后厂、现场制售等单位,明确监管部门和职责,堵塞监管漏洞;着力加强基层监管,落实乡镇(办事处)和村、社区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完善乡镇食品安全办、监管部门和乡镇公安派出所、工商所、农技站等机构的联动联防机制,构建基层监管责任网,努力将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对粮食、肉类、蔬菜等重点食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该市强化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办事处)和监管部门建立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强食品安全“十项制度”的落实,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考核评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定期开展督察、评估、考核、通报,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乡镇(办事处)和监管部门实行一票否决;注重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传、假冒伪劣食品展、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扎实推进食品安全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景区,全面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该市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开展专项整治6次,抽检各类食品3500余个批次;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240余次,发送宣传资料4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8万余人次,有力地保障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