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今年49岁的吴女士是我市一名小学教师,十几年前因做手术时输血感染上了丙型肝炎。由于没有任何症状,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不知道,直到去年她因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时才被查出患有此病。今年3月份,她在网上搜索出治疗丙型肝炎的方案后,就随即开始购买干扰素自行治疗。经两个月的治疗,各项化验指标明显好转,这让她感到十分自信。但是,她随后出现了焦虑、恐慌、坐卧不安、提心吊胆、对工作失去兴趣、伴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等症状,起初,她怀疑是更年期在“捣鬼”,就没有在意。后来,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一些精神病症状后,吴女士决定先到精神病科去就诊。一个朋友了解其情况后,让吴女士先去找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申春明看看。申春明接诊后,详细了解吴女士的病情后,便先让她停止干扰素治疗,再用一些护肝药序贯治疗,并给以安神的中草药及心理疏导。一个月后,吴女士的症状完全消失了。
吴女士自行治疗丙型肝炎,为什么会引发精神病症状呢?对此,申春明结合吴女士的病症,详细了解缘由。他说,慢性丙肝通常是指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者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是肝病理显现慢性变化,也可以结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诊,治疗上一般采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一般来说α-干扰素作用快,4~6周生效,女性比男性疗效好。
“吴女士是忽略了干扰素的副作用,虽然大部分患者的副作用并不是很严重,但对患有严重心、肝、肾病变,癫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造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的患者来说,却是例外。”申春明说,“干扰素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高,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偶尔还会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此外,干扰素的毒副作用还可导致嗜睡、精神错乱、压抑、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吴女士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当时她一边继续用干扰素,一边服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那结果会更糟糕。”
对此,申春明建议:虽然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已经比较固定,但怎么使用,包括使用后的各种反应以及出现的副作用都应酌情处理。对未出现严重复发的患者,不一定要使用干扰素治疗。即使注射干扰素,也未必就不复发,同时还会出现很大的副作用,所以丙型肝炎患者切勿盲目自行治疗,一定要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或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申春明 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焦作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委员;199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曾在北京佑安医院、广州传染病医院、浙江医科大学进修,对老年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痢疾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