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我市位于太行山南麓,北部山势陡峻,山前阳坡平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度最高为100米,最低为2米,城区泄洪主要靠群英河、普济河、山门河、白马河、瓮涧河等。如果出现连续降雨或大暴雨,滚滚洪水将从北部山区急流而下,而目前我市城区排水河道状况不佳,城区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有限,汛期河道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
根据市政府的规定,我市的河道管理由市河道管理处和辖区政府等负责管理。其中市河道管理处管理范围为经彻底改造治理后实现中水回用的河道,目前为瓮涧河(北环路—山阳路段),群英河(工业路—新月铁路段、新安路—龙源路段),龙源路景观河(民主南路—山阳路段);群英河(太行路—和平街段)目前由园林局管理;其余未治理改造或未彻底治理改造的河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辖区政府负责管理。
7月31日4时20分,大雨倾盆而下。市河道管理处20余名河道防汛抢险队员立刻到达各河道现场,对管辖的所有河段进行严密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确保行洪畅通。
防汛队员携带洋镐、撬杠、三角警示灯、红高帽、安全带等防汛器具,在防汛关键河段设置警示标语,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对重要路口、河道出入口、泄洪口等重点部位拉起警戒线,并派出专人值守…… 在巡视中,防汛队员发现群英河一些河段水位较平时涨了1米多高。
王天明等12名防汛队员按照要求来到了龙源路景观河。龙源路景观河长达2.88公里,东到山阳路,西到普济路,12名队员分成6组,每组两人把住民主南路、长安路、政二街等路口,劝阻市民积水深的地方不要通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7时40分,河道水位恢复正常。
之后,防汛队员又马不停蹄地进行雨后河道恢复工作,制订了详细的雨后河道排查及清淤计划,在一小时内将被暴雨冲开的井盖等河道设施恢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