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敝帚自珍
沁园春
犯点小错不可怕
军旗赞
构 图
朱载堉让国的故事
书画苑
书画苑
壬辰夏温武沁
济同学会相赠
书画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传说
朱载堉让国的故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成杰 都屏君 搜集整理

明万历三十九年,郑王朱载堉在他的家乡怀庆府(今沁阳市)仙逝,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将他葬在了九峰山下。

  一天,一位七旬老翁披麻戴孝跌跌撞撞来到朱载堉墓前,趴在坟头痛哭流涕,顿足捶胸,口中连说对不起他。哭声惊动了周围的百姓。大家围过来反复审视,不明就里。等老翁稍稍停下哭泣,看坟的老张头搀起了老翁,问:“敢问这位仁兄,您是何方人氏,我们都是小郑王生前的邻居好友,并不曾见您老来过,为何这般悲恸?”

  老翁坐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述说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老者名叫朱载玺,是载堉的同族兄弟。嘉靖二十九年,载玺的父亲佑善为了夺取载堉父亲郑恭王的爵位,诬告载堉的父亲兴办私学鼓励农耕,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有叛逆之心,并罗织了四十条罪状。世宗皇帝大为震怒,险些将载堉全家问斩,后经文武大臣极力讲情,才将载堉的父亲废为庶人,幽禁在安徽凤阳,载堉也被剥夺了世子冠带。

  十七年后,载堉全家的冤情终于得到了昭雪。佑善本以为载堉全家会记恨他一辈子的,谁曾想载堉的父亲不但丝毫没有怨恨他的意思还和他重修旧好,亲如一家。载堉的父亲去世后,载堉遵循父亲“恩欲报,怨欲忘”的遗嘱,以德报怨,七次上疏神宗皇帝,要把郑王爵位让给载玺,以便腾出时间和精力一心钻研学问完成父亲的遗愿。神宗帝专门派人对载堉的品行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考查,得知他学问有成,真心让国,非常感动,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他“让国高风”玉音坊,以示对载堉品德的彰扬。

  载玺得知载堉去世的消息后,深感他的恩德,千里奔丧而来,替父谢罪。

  老张头和大伙听完载玺哭述,再次为载堉的高风亮节所感动。他们一起在载堉的坟前跪下,叩了三个头说:“郑王爷,您高风让国,永远是咱老百姓心中的郑王爷。愿您老在天之灵能保佑怀庆府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从此,载玺就在载堉坟前搭了个茅草庵,为他看坟护陵,直到老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