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日报》记者 高小豹
焦克路和神农大道交叉口附近的一栋白色二层小楼在绿色山林中显得异常静谧。走进小楼,一楼车库里的红色消防车与周围整齐干净的消防装备让人肃然起敬。这里就是承担沁阳北部山林、乡村救火抢险任务的沁阳市沁北合同制消防队。
近日,记者在该消防队一楼学习室看到,队员们正在观看消防安全教育片。在队员的宿舍和生活区里,一尘不染的宿舍、豆腐块似的军被、摆放整齐的洗漱用品,军事化的管理在这里凸显无遗。
“目前队里的9名合同制队员都是去年5月份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挑选出来的,上岗前经过半年的训练,现在他们的工作和训练完全和现役军人一样。”沁北合同制消防队队长黄河说。据介绍,沁北合同制消防队位于神农山风景区脚下,现有执勤官兵11人、现役军人2人、合同制队员9人,辖区有60多家企业、4个乡镇。
“我是沁阳公安消防大队的一员,我宣誓:增强安全意识、牢记职责使命、查找安全隐患、吸取事故教训、填补安全漏洞……”正如队员们每天早上宣读的安全警示誓词一样,紧急救火、抢险救援,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每个队员的神圣使命。
每天6时,消防队员们准时起床进行体能训练,然后整理内务、吃饭。交接班后,检查车辆装备,进行车操训练,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如果没有出警任务,这就是队员们一天生活的全部内容。
黄河说,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合同制消防队共出警50余次,其中今年麦收时村民田地里发生的火灾就有30余次。“和城区相比,这里地理位置偏远,无论是厂矿企业还是附近村庄,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我们可以比城区消防队早到10多分钟。”黄河说,“对于抢险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短短的10分钟,就能救出几个被困人员,就可以扭转险情。”
22岁的刘健康是沁阳市人,和其他队员一样,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消防队员。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一次次奔赴火灾和应急救援现场,一次次面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威胁的紧急情况,刘健康从一名年轻的队员成长为一个心理、身体素质过硬的优秀队员。
第一次面对死亡时的情景,让刘健康至今记忆犹新。
去年5月份,一辆大货车在超车的过程中突然着火。刘健康和几位消防队员赶到时,车上的两个人已经被烧死。
“当时合同制消防队还在组建中,驻扎在沁阳城区的消防队赶来时已经晚了。那是我第一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死人,我曾想过逃离。”刘健康说。
第一次面对生死,内心的挣扎和阵痛至今让刘健康难以忘记。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感受到一个消防队员使命和责任的重大。
今年5月份,在沁阳市常平乡下山道的一个拐弯处,一辆大车在超一辆小车的过程中发生侧翻,小车右侧被压在大车身下,另一半则完全悬空,下面是一眼看不到底的悬崖。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