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闷热天气已经持续了好多天,听预报说近两天有大雨,7月30日傍晚,武陟县谢旗营镇北小段村71岁的梁玉芳早早地吃了晚饭赶往村里的小学。“这水泥路修好了,不怕下大雨了,校舍的维修进展如何?”梁玉芳一边走一边思忖着。
一进学校的大门,梁玉芳就看见有几个人在给教室安装门窗,还有几个人在整修房顶。见梁玉芳又来了,一位工人半开玩笑地说:“梁叔,退休了(梁玉芳原来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还不歇歇呀!你放心,再有几天就完工了,保证不耽误孩子们上学。你看,校园的地面已经硬化好了。”接着,这位工人感叹道:“北小段村人真有福气,在县财政局的帮扶下,又是修路又是整修学校,好事不断。”
“那可不是,要不是县财政局支持,这路和学校还不知要等到啥时候才能修哩!”梁玉芳说。
北小段村位于武陟县、修武县、获嘉县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村内的道路30多年没有整修过,坑洼不平,排水不畅,积水严重,一到下雨天,别说出村了,村民们出门都困难,更别说夏秋季运送、晾晒粮食了。还有村里的学校,年久失修,门窗破损,屋顶漏雨,在学校上课,师生们提心吊胆的。
去年年底,武陟县开展了“情暖农家”活动,县直单位与分包村实行捆绑式帮扶,县所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副科级后备干部每人至少联系5户建成帮扶对子。县财政局分包北小段村后,局领导多次到村里调研,听呼声、送温暖、解难题。该局具体负责协调的刘建忠、常国庆两位领导根据村两委和百姓的迫切愿望,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村里修了7段总长1580米的水泥路,基本解决了村里排水和道路泥泞问题。暑假期间,该局又与村干部筹集资金近5万元,将学校教室的门窗进行了更换,墙壁进行了粉刷,校园地面进行了硬化,房顶进行了整修。
“县财政局的领导为俺村可没少操心,慰问贫困户,协调资金修路修学校,还帮俺村理清了发展思路。县里开展的‘情暖农家’活动,实实在在给农村办了件好事。”北小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小二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