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爸是XX”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成才的捷径和进步的筹码,更多的是作为其炫耀的资本。“拼爹”盛行使得父爱变味。
搜索“拼爹”可以给出这样一种解释:指当今青年在上学、找工作、买房子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能力,拼的是各自父母。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既得利益者从不公平中获得好处,就等于剥夺贫困者受教育的机会,有家庭背景的学生靠权力、金钱获得择校机会,就等于让下层家庭学生失去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在一加一减之中,埋下了学生将来在就业、生活的种种不公,当这种不公平不断被固化,个人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而是依靠“拼爹”,此为拼爹时代。
“拼爹”乱象愈演愈烈,不仅带出各类腐败现象,更是造成一些特权家庭里的孩子偏颇的价值观和不良的社会风气。前段时间,浙江嘉兴某论坛上一个帖子揭露,当地中学的一名学生把宿舍管理员从楼梯上推下,学生在写检讨书时,第一句话竟然是“我爸是副市长”。还有在杭州某高校,一位大学生嚣张的占座行为被曝光后,威胁同学说:“如果有人不消停的话,我爸月底就会来给我解决了”。
难道在这样的时代,真是干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就有权力肆意逾越社会规则?拿着老子权势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诚然,这些“拼爹”的人确实有比常人更优越的条件,父母给予他们的是豪宅、名车,让他们进的是国内外顶尖级的学府,他们的起点高。但是,他们却脱离了与这个社会相处的主体——普通群众,他们也没有适应大众的基本能力,失去了最基础的这一点实为最大的悲哀。
那么,“拼爹”的背后又会是什么呢?不可否认的是隐藏着种种丑恶勾当和暗箱交易, 一些领导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全心全意为自家人牟取私利。“拼爹”的扭曲思想,其实就是“官一代”特权和特权思想的延伸,起因还是在现实中见惯爸爸的权力无所不能、屡试不爽。
笔者认为,那些“被拼”的爹们实则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利和资本滥用,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冒犯,其根源在于缺乏监督的权力被滥用。“拼爹”之所以被认为有用,原因在于制度的不公开、不透明,是人们私欲无限膨胀的结果。若想遏制此股歪风,必须要从制度上和监管上下工夫,使其权利透明公开化,接受相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让“拼爹”荣耀的人变得“谈爹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