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徐春浩) “博士服务团的安全生产良策,将校企合作通道直接通到了煤矿开采基层,他们的‘科技经’点亮了矿工的‘安全心灯’。”日前,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集团的矿工们享受着丰盛的安全生产“科技大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将最新科研成果送到煤矿生产第一线,近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首个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张铁岗为团长的河南理工大学和谐矿山社会实践博士服务团一行12人,奔赴中平能化集团,开展了“服务煤矿生产,播种安全理念,倡导低碳经济”科技服务活动,面对面为煤矿企业献计献策,并把最新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低碳生活理念“种”到了矿工们心里。
在调研与交流中张铁岗指出,只要管理得当、监管到位,许多矿难完全可以避免。作为河南郑州大平煤矿“一○二○”矿难和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一一·二八”矿难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专家组组长,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所感,阐释了威胁煤矿生产安全的“定时炸弹”和“技术瓶颈”,让大家认识到“科技兴安”与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就瓦斯突出问题与矿难本身进行了对话,分析了当今我国煤炭行业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并就贯彻煤矿瓦斯治理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为矿工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服务团的博士们一起将自身煤矿安全生产的最新科研成果列成“菜单”,由煤矿工人结合自己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菜”,然后由博士们专题讲解。针对矿工们提出的如何解决煤矸石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并时刻有自燃和爆炸的危险等问题,李辉博士自信地说:“这些危险品完全可以变害为宝,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大有‘钱’景。我们可以用煤矸石的余热创造新价值,煤矸石可以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制取化工产品和生产肥料、回填空区洼地、筑路等。”杨明博士耐心地说:“推广以煤矸石为原料的高强度环保建材砖、矸石水泥等新型建材,不仅可以做到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而且抗压抗热强度高,隔音隔热效果好。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节约了处理费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推动节能减排、低碳矿山、低碳社会建设,维护人类生存的唯一地球家园意义重大。”
此外,为使低碳生活理念在矿工们心中生根发芽,服务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设置富有创意的低碳漫画宣传板,分发有关低碳经济知识宣传单,宣读低碳经济倡议书,解答有关低碳经济问题等,引导和帮助矿工们不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鼓励大家为建设低碳友好型矿山,构建和谐美好型家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