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孟州市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依托农村文化中心的阵地优势,积极探索“以文育农、以文兴农、以文富农”的新路子,让村民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为让农民学有阵地,该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村文化中心274个、“农家书屋”200个;配套实现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科技网络、远程教育“村村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今年该市还将建成89家“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和居民区的全覆盖,真正使群众学有阵地。
为让农民学有所循,该市在文化活动上力求创新,实施“八个延伸”,让先进文化向田间地头、村民小组、家庭、农民个体、街道、民营企业、学校、社区延伸;针对党员干部、留守妇女和中老年农民、农村经纪人、务工农民、未成年人等群体,组织“五大培训”,积极开展“百优十佳”评选、新农村建设宣讲、“大学生培养支农”等七项活动;抽调农、林、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讲师团定期在各村文化中心巡回讲课,依托各村产业特色,以各种优惠政策把外地专家请过来,使之成为文化中心固定教师和农民致富的示范人,目前,孟州农村已引进外地种养技术人员100余人。
为让农民学有所值,该市积极引导不同地区的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西部陵区,大力发展“窑洞经济”,推广反季节培育白灵菇、杏鲍菇技术;在沿黄滩区,发展经济作物、中药材、小杂果等栽培技术,现已在移民滩区发展经济作物3528亩、药材2650亩、小杂果1000亩;在平原地区,本着“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引导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村经济规模化发展。该市城伯镇吴寨村已发展柿树种植2000亩、大棚蔬菜300亩,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近千万元。
如今,孟州农村文化正焕发着新活力,在“带富一方群众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该市农村涌现文艺骨干800余人、各类业余文艺团体312个,依靠文化中心提供的科技信息走上致富路的农民超过6000名;今年上半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69元,同比增加18.5%。
乔 音 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