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伦敦时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三十届奥运会特别报道
冯喆、邓琳琳两冠“解气”
中国队有力回击4金收官
伦敦奥运会奖牌榜
国乒有望大包揽
冲金还有重竞技
腾 空
中国女选手有望夺金
男子冲奖牌面临挑战
中国组合获铜牌
带偏见看奥运本不科学
有争议重事实才“自然”
接 招
妙语连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偏见看奥运本不科学
有争议重事实才“自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黄 堃

  英国《自然》杂志8月6日就有关叶诗文的争议文章宣布道歉,说明那些带着偏见看待中国奥运选手的质疑是经不起科学推敲的,其他一些发表了类似言论的人士,似乎也应该有这种在相关争议中尊重事实的“自然”态度。

  《自然》杂志作为全球顶级的学术杂志,要说声“道歉”是很不容易的。就在7月份,《自然》刚刚结束了一场官司,因为一名学者指控《自然》关于他学术不端的报道是诽谤,结果《自然》耗费了150万英镑和3年多时间,硬是赢下了这场诉讼。当然,《自然》获胜的原因是确实有该学者不端行为的证据在手。

  此次《自然》向读者和叶诗文道歉,也是因为这篇引发争议的文章缺乏事实根据。该文在叶诗文的奥运药检记录完全清白的情况下,完全是从对中国游泳选手的偏见出发,硬要把她和兴奋剂扯到一起。结果在招致抗议后,《自然》承认文章中存在错误,并随之道歉。

  在此次事件中,也应该赞扬一些中国科研人员不惧权威的精神。《自然》的主要读者群体是科研人员,在争议文章出现在《自然》网站后,大量中国科研人员发出了抗议的声音。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向《自然》总编辑发出了公开信,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的王立铭更是在网上发起签名行动,号召中国学者,如果《自然》不道歉就予以抵制,截至6日已经收集到了约1500个签名。

  以《自然》在科学界的地位,敢于号召抵制是需要相当勇气的。这是大量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发表论文的刊物,在许多高校,只要能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就可以申请评教授。因此在王立铭的签名号召发起后,网上也有不少人质疑行动的有效性。但结果显示,即便是权威的顶级刊物,也会在事实的面前低头。

  王立铭告诉新华社记者:“西方人对中国人常有两个负面偏见,一是我们能力差做不到,二是做到了就是靠欺骗。因此像这次关于叶诗文的争议中,我们就应该从事实出发,有理有据地指出他们的问题。”

  (新华社伦敦8月6日奥运专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