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年仅33岁的谭延军是新区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长。10年来,他无怨无悔,埋头苦干。10年来,他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用青春和责任谱写出了美好壮丽的创业诗篇。
10年前,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的谭延军怀揣着梦想应聘到了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他坚持埋头苦干,重实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很快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成绩,赢得了领导的赏识。
从一线工人到生产部长,一路走来几多不易。谭延军每天都要在所负责的3个园区的各个车间控制点走上一圈,通常下来需要一个多小时,加班加点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在年产8000吨新型特种TTR条码碳带涂布生产线上,谭延军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与此。今年5月的一天凌晨,已操劳一天的他刚回到宿舍,急促的电话铃声便响起,原来,因生产设备出故障需要停机,此批货物的订单为俄罗斯客户,对方已经订好了船期,若不能按时交货将给对方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也对公司造成不小的影响。放下电话,谭延军立马召集现场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认真排查问题,查找事故原因。他不顾脏与累,第一个钻到机器下面一点点地查找原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认真排查和检修,生产设备终于能正常运转,确保了这批订单按时交付,不仅为客户减少了损失,更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是谭延军的座右铭。谭延军在工作中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10年来,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没有悠闲地陪家人吃过一次团圆饭。家在沁阳老家的妻子总是抱怨,他偶尔回来一次,满脑子还都是公司的事情。
2010年的一天,刚满一岁的女儿因病住院,谭延军白天无暇照顾女儿,晚上忙完工作便急忙赶到医院,女儿已输着液体躺在妻子怀里睡去。这位七尺男儿流下了愧疚与心疼的泪水,但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又急忙赶赴工作岗位。他一般两个月才回家一次,平时吃住都在公司,不管多晚,只要打个电话,他便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生产第一线。
不仅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在工作方法上,谭延军还结合实际情况,大胆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改革,包括制定了新的员工技能定级标准,积极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的改革和创新,公司实现了2011年前10个月的产量达到上年产量的159.61%。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下,生产部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提合理化建议200条,大胆设想与实践致使小发明小改革不断,大的工艺革新接连产生,保证了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实现因生产导致的退货比10年减少60%。而且生产部还制定了各车间的投入产出考核指标,并加入了备品备件、办公用品与退货的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员工的节约意识,经过成本考核,各车间的原料利用率平均提高2.78%,为公司节约直接成本200余万元。
谭延军把青春和心血奉献给了公司,把委屈和辛酸留给了自己。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位公司领导者的实干与付出,赢得了公司的信任和员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