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在对我市2012年1~6月份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的通报中,市中医院被列为市级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自付较低、费用控制较好和住院次均费用控制较好的单位,自付比例为12.13%、住院次均费用为6060元,分别比同级医疗单位低11.6%、减少7573元。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低成本优势正在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我市唯一的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中药科研开发、实施未病先治工程、突出中医专科特色等措施,来积极降低广大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中药饮片和制剂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在降低群众医疗费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市中医院研制出100多种中药特色制剂,有溶液剂、口服液、合剂、洗剂、颗粒剂、丸、散、膏、丹等十几种剂型,而《中药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药多途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妇宝饮在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中的应用分析》等科研项目也都开始应用于临床。同时,该院及时总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经验丰富的传统技术,制定中医诊疗规范体例,使中医药治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以此促进门诊、住院病人的中医治疗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院就诊患者中医参与治疗率达94.2%,同比增长20.5%。
同时,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在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为了实施未病先治工程,市中医院利用宣传栏等形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理念,并大力推广中医药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通过健康咨询,为广大群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保健服务。
市中医院负责人表示,今后该院将继续突出中医药优势,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不断加大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的力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