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弘扬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市教育局始终将校长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校长队伍培养工程,构建校长成长共同体,培养了一支“有思想,会管理,能坚守,出成绩”的校长队伍,带动全市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健全机制,激发校长队伍活力
采访中发现,我市的校长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干劲十足,二是普遍年轻,三是吃住在校。有思想,会管理,能坚守,出成绩是我市教育局任用校长的标准,三年来,100余名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年轻才俊,严格按照干部选拔程序走上了校长岗位。有了这样一支富有活力的校长队伍,如何引导他们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干出水平?市教育局进一步健全校长队伍管理机制,每年两次考核,组织各校教师对学校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召开“团结、和谐、建设一流班子”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编印《沁阳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读本》;建立校长业绩档案,收集整理校长的基本情况、工作经历、荣誉业绩等信息,并录入编辑系统,促使校长干部队伍的管理更加规范;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拓宽选人用人范围。
“影子”培训,提高校长实践经验
蔡林森,全国十大优秀校长,继创造“洋思经验”后,仅用3年时间就把沁阳永威学校办成了河南省的教育名片,创造了“永威奇迹”。在永威学校,记者见到了年近七旬,依旧精神抖擞的蔡校长。“沁阳教育局领导班子既年轻又有魄力,工作能力很强。自从把我校定为‘沁阳市校长、教师培训基地’以来,每年都分批组织中小学校长来封闭学习。几年来,共培训了上千人次,许多年轻的校长和我都成了朋友。看到他们快速成长,我对沁阳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蔡校长这样对记者介绍。
今年3月份,校长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大,58名成建制小学校长,也来到永威学校向蔡校长进行为期一周的影子培训。培训结束后,校长们还分别结合各校实际,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拓宽了办学思路。
“影子培训让基层小学校长和全国名校长蔡林森‘如影随形’地近距离接触,学习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切实解决了他们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王曲中心小学校长宋建军介绍道:“如今,我校已经全面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永威学校已先后成为焦作、河南乃至全国的校长、教师培训基地,每天从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同行络绎不绝,最多一天接待参观教师达1300余人。
名校研修,掌握前沿教育理论
“从来没想到,能够来到北师大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培训,这样的高层次培训平台,让我们与教育名家有了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在这里,我们掌握了国内外教育最新动态,快速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沁阳外国语中学校长李东亮这样说。
据悉,我市70余名校长在工作之余集体进修研究生,他们是如何一边管理学校,一边研修学习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安二红。“为搭建高层次学习平台,提升校长队伍综合素质,2011年,我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校长进行北师大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培训。研究生班学制为两年,每年两次集中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自主研修、实践应用、总结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二红还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顾明远、郭振有、王敏勤、周德藩等全国知名教育发家、学者做专题报告,组织全市校长赴河北衡水中学等全国名校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的治校理念,进一步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促使校长由“管理型”向“学者型”转变。”
读书沙龙,提升校长理论素养
校长应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为此,市教育局积极构建校长学习平台,通过举办校长读书沙龙、名校长管理思想研讨会、校长说校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校长队伍理论素养。目前,已经举办了10余期校长读书沙龙和6期名校长管理思想研讨会。校长们借助这一平台,认真交流读书感悟,深入研讨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并通过辩论会使思想得到升华,每一次活动都让他们收获颇多。
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文科介绍:“我们的校长读书沙龙活动形式在不断创新,今年2月份,我局集中为全市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购买教育理论书籍165套,每套12本。5月份,举行了读书沙龙理论测试,检验校长们自学效果。另外,我市开通了校长读书沙龙博客,引导全市校长不仅要读书,还要写作,只有不断地写,思考才能深入,才会沉淀出思想。”
目前,我市校长队伍培养工程已初见成效,校长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共生效应”正在显现,一支有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有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有高远办学追求的校长队伍,推动着我市教育工作高层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