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 通讯员秦朝强)在县、乡、村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是我市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切入点。最早在我市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的修武县,在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实现了机制体制的突破,打造了“修武样本”。
“药物同县不同价”是我市推进县域综合改革前的状况。去年9月份,修武县被确定为我市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率先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牵一发,动全身。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促使试点县必须推进管理、人事、分配、补偿等制度改革。
建立新的药品购销机制。修武县、乡、村医疗机构所有药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全部药品按零差率销售(含中药饮片、非基本药物),实现同城同价,并在各乡镇设立基本药物配送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用药全部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医改以来,该县共零差率销售药品5000多万元,群众直接受益1000多万元。
财政补偿新机制探索推进。修武县对公立医院实行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补偿,财政对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列入了财政预算,今年已补助两项费用703万元。
探索绩效评价新机制。修武县对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和合同管理,人事、财政、卫生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和院长的考核,对村卫生室的考核由卫生院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作为核拨补助经费的依据。同时,该县建立社会评价监督机制,在抓好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借助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监督评议,聘请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医务人员、群众代表,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评价监督员,随时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进行监督评价。
建立监督管理新机制。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需要对医生诊疗行为进行评价,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实时监管。为此,修武县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财务收支、药品购销、门诊住院收费、新农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全部实行了电子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可实时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项管理进行监管。
修武县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所有药品的零差率,不仅直接降低了药品价格,还促使医院和医生的合理用药和合理施治。该县县级公立医院对比医改前,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17%,住院人次同比增长57%,次均门诊费用同比下降20%,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同比下降25%,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6%,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同比下降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