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本报通讯员 邱利荣
每天清晨,在焦作新区阳庙镇前四村的大街上,人们经常会见到一位老人推着平板车,带着铁锹、扫帚,认真清扫路边的杂草垃圾。他不是村里的保洁员,却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打扫街道。他就是阳庙镇前四村五组组长、优秀共产党员张怀珠。
张怀珠今年75岁,但精神矍铄、步履轻盈。得知记者来采访,张怀珠憨憨一笑,摆摆手说:“我干得都是小事,不值当提。”
前四村现有1500口人,分6个村民小组,村东村西分别有两条乡道,特别是村东的环村路上,由于焦温高速公路在此通过形成了一座涵洞,下雨天洞里经常有积水,给过往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村里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专职的垃圾清运员。“看着街道上堆着的垃圾,就是不顺眼。”于是,向来勤快爱干净的张怀珠自备清运工具,经常推着平板车到街上转转,看到有垃圾就把它清理掉,看到环村路上有什么杂物或坑洼,他也马上清除或填平。一到下雨,别人往家里躲,他却往街上跑,前几天的一场暴雨刚过,他马上来到村东的涵洞边,拽出堵塞排水道的杂物,直到积水慢慢退去才放心离开。
这样的事,十几年他不知干了多少回,义务清理垃圾用坏的扫帚不知有多少把。有时街上垃圾堆得多了,他早上4点多钟就起来清理。“我清理垃圾图得是心情舒畅,看到村里干干净净,我打心眼里高兴。谁让咱是党员,是群众选出来的组长呢?”村里看到他长年坚持义务打扫街道,提出要给他开工资,被他婉言谢绝了。
1993年,56岁的张怀珠从博爱县耐火材料公司退休回到村里,当时村里情况比较复杂,小组长没有合适人选,由于他为人正直、热心肠、威信高,村干部和群众都到他家里做工作,恳请他出山当五组组长。实在无法推辞,1994年11月,张怀珠出任了本村五组组长,一干就是18年。这些年,村里或组里有什么事,他总是冲锋在前,五组的工作一直是村里的先进。两年前,村里饮水工程施工,他带领群众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老张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独自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伴和孩子们都劝他在家里安享晚年,可他经不住群众的恳请,就是摞不下组长的挑子。“我就是闲不住,像我这样的身板儿,还能为党干上20年!”张怀珠朴实的话语、乐观的态度、崇高的精神,深深打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