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温县北冷乡北冷村村民闫二宝正在不是自家的“自家地”里挥汗如雨地忙碌着。今年,在该乡的引导下,他通过土地流转,把自家的4亩地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别人,自己也转职成为“农业工人”,在原本属于自己家的责任田里干活,每天工资80元。闫二宝告诉记者:“把地流转出去,自己就操心少了,不用出门到外地打工,挣钱也比以前多了。”
闫二宝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了该村的闫胜利,闫胜利在北冷村包了700多亩地,加上西周村的200多亩,闫胜利一共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经营着1000亩地。连片的土地种植有红薯、白术、地黄、山药等经济作物,他还计划投资100万元,筹建一座红薯加工厂。闫胜利说:“土地面积增加后,可以大规模种植。这个红薯加工厂建成后,以自己种植的红薯为原料,生产淀粉、粉条、粉皮等在当地有广泛市场需求的产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也增加了自己的利润。”
北冷乡东周村的种植大户潘利军在当地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600多亩地,种植菜心、芥蓝、芹菜、香菜等各种蔬菜,并在地头建了一座冷库,蔬菜收获后直接冷藏外送。潘利军介绍说:“种植蔬菜一是销量大、销路广,二是轮作快,三是受市场影响比较小,收入平稳,通过大规模种植,产生规模效益,每亩地平均能挣几千元钱。土地流转是个互惠互利的事,群众不但保证了自己的收益,而且农村的妇女等不能外出打工者,就在地里干活,轻车熟路,平均一个月也能收入1000多元。”
北冷乡共有土地2.1万亩,流转土地5200亩,占土地总数的25%,其中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5家、200亩到500亩之间的有8家,受益农民1800余人。一大批种田“明星”、产业发展大户、致富能手相继涌现,也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下一步,乡政府将通过提供种植技术、销售、种子信息,协调资金等服务,解除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通过引导,积极与企业结合,扩大全乡土地流转规模;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让更多农民加入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综合效益,稳定农业和农村的生产方式,从整体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程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