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花之城
电商惨烈“价格战” 谁为疯狂去埋单?
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慰安妇问题违反人类价值观和历史观
叙利亚首都遭爆炸袭击
统筹走好“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俄罗斯频频向日本“秀肌肉”为哪般
流转出来的“金土地”
声 明
延伸阅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转出来的“金土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③)对流转土地的涉农企业提供政府协议贷款。沁阳市对当年土地流转面积在500亩以上且流转面积分别达到土地总面积的100%、80%、50%的村(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4万元、2万元。孟州市对通过土地流转新发展的蔬菜日光温室,面积在1.5亩以上的每座补助2000元;新建100亩以上的园区,补助5万元至10万元。温县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领导小组,并拨专款5万元,在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土地流转助推农业规模化经营

  流转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焦作市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现了有组织、规模化流转势头,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仅有8.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08%。2008年以来土地流转明显加快,去年达到35.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5%,全市涌现出沁阳市西万村、博爱县尚后村、修武县大韩村等一大批整村流转的典型。

  流转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成为土地流转的受让方主体。截至目前,全市有2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流转土地面积达9.7万亩。还有一大批龙头企业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如沁阳市西万村把24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有经济实力的维德农业生态公司,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还多整合出200余亩土地。在沁阳市,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共规模流转土地3.5万亩,占该市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4%。该市集中流转1000亩以上的成片土地共有8处,合作社就占了7处。

  土地流转的区域分布明显。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在焦作市城镇郊区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农村土地流转较快,如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武陟县龙源镇东仲许村等,都在城区周围,二、三产业发达,农民大都愿意将土地转包出去;在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明显、农业标准化基地比较集中的地方土地流转较快,如温县祥云镇和番田镇蔬菜种植区等;在农机装备水平高、组织化程度高的地方土地流转较快,如武陟县三阳乡鸿运农机合作社、博爱县金城乡喜耕田农机合作社等。

  流转土地以发展高产粮食和高效种植为主。焦作市流转的37.6万亩土地中,有18万亩用于发展蔬菜、怀药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占流转总面积的48%。土地流转后用于粮食规模生产且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典型有武陟县禾丰绿色稻米合作社、孟州市麦丰种植合作社等。温县的侯国盛、李立新两个蔬菜种植大户集中流转土地3220亩,引进南方蔬菜种植能手300多名,进行标准化蔬菜生产,产品直供香港。

  流转的土地“生”金银

  “过去忙活一年,每亩地满打满算也就收入七八百块钱。现在自家的几亩地流转出去以后,每年每亩地不仅能拿到千把块的土地转租费用,而且还能像工人一样就近到供港蔬菜基地打工,每年能挣1万多块钱呢!”说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温县祥云镇大尚村村民侯国庆给记者算起了增收账。据了解,如今在温县,像侯国庆一样得到土地流转收益和工资性收入的农户已达1.2万个。

  温县以“规模经营、增收增效”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方式参与土地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土地效益,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土地流转面积超过6.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6%。

  农民的土地流转出去后,不仅每年可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益,而且从较少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有的被返聘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近打工,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有的外出务工,转向二、三产业,成为领取地租和劳务工资双份收入的新型工薪族。据统计,土地流转前该县亩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流转后达到3000元;县内农业产业用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部分管理和技术型农民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土地流转使土地逐步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集中,促进了政策项目和民间资本双向流入农业领域,为大面积统一耕种、施肥、管理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为农业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据温县国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土地流转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连片作业,改变以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作业。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番田镇西小吴村和祥云镇大尚村建成2450亩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配备了标准化检测室、地埋灌溉管网、完善的水电设施,长年用工560多人,年产蔬菜4000余吨,销售收入2800万元,创利润380万元。

  温县招贤乡河西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农户土地3000余亩,成立了益农中草药合作社,带动该村1200人鼓起了钱袋子,并辐射带动周边40余个村种植丹参、地黄等中药材3万亩,目前已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基地。

  沁阳市南山种植合作社流转本村1000亩土地种植蔬菜和“四大怀药”,亩均年收入1万元。沁阳市金果蔬菜种植合作社流转1687亩土地种植蔬菜,亩均年收入也达到1万元。武陟县木城镇西街将土地出租给苗木生产经营大户,亩产值超过1万元。武陟县龙源镇东仲许村在流转出来的200余亩土地上,集中建设温室大棚160多座,成立了群乐果品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无公害蔬菜种植,亩产值8000多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