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国伟、王艳霞)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实现防微杜渐、惩防并举?如何将“他律”转化为“自律”,使廉洁从政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一份报、一本书、一条街、一长廊,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以文“化”人,借助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让“廉洁自律”的良药除却思想杂草,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廉政建设。
一份报,即开办“廉政手机报”。针对手机快捷、方便、覆盖面广的特点,今年年初以来,该县纪委依托移动彩信平台,创办“廉政手机报”,开设廉政动态、廉政格言、廉政漫画、警钟长鸣等栏目,每周一期,发给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截至目前,该县纪委已发送“廉政手机报”30期。这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廉政手机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党员干部喜爱。
一本书,即编写“廉政口袋书”。该县纪委今年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出台,专门为全县农村干部编印了“廉政口袋书”,以漫画体裁解读《规定》,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方便携带,极大地提高了对农村干部的宣传教育效果。
一条街,即建立“廉政文化宣传示范街”。该县纪委以七贤大道、竹林大道、为民路三条县城主干道为依托,在街道两侧220个灯杆上悬挂设计精美、寓意深刻的反腐倡廉宣传标牌,红船、青莲、翠竹、夏荷皆入题,写景状物,字字珠玑,含义深刻,催人警醒,起到了良好的教化启迪作用。同时,该县纪委利用各单位门前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廉政宣传标语,利用临街墙面张贴廉政漫画和公益广告,充分发挥廉政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
一长廊,即创建“廉政文化长廊”。该县纪委在县城人流量较大的白音潭公园建立“清风苑”廉政文化长廊,共设置了100余块版面,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有创新,有亮点,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使干部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
丰富的宣传内容,新颖的教育方式,便捷的教育通道,助推了廉政文化建设,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廉政信念,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今年上半年,该县来信、来电、网上举报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