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一直都像丰碑一样矗立在人们心间。是什么让这个年仅走过22年的生命,能够历经时代变迁,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哺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答案就在于雷锋精神的永恒魅力。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敬业、创新、创业精神,都是社会所需要、应当大力倡导的。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面对当前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雷锋精神更加显示出闪光的价值。站在文明道德建设最前沿的沁阳,不断拉高标杆,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怀川大地充满了爱与和谐,在全市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使越来越多的人行走在道德圣地上,激发与时俱进的道德力量。
雷锋精神是常新的。它不是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与时代同行的精神力量。沁阳在传统的宣传形式上,创新性地利用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进行舆论导向,并打造学雷锋宣传一条街,引领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这就是说,我们今天学雷锋,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好人好事”的简单模仿,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使之更富吸引力感染力。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从“单车侠”郭小亮、舍生取义的杨传玉、见义勇为的丹志友、居贫坚持还债的靳小秀到坚守环卫第一线12年的白艳玲、无怨无悔照顾肌肉萎缩丈夫的焦苹果、拾金不昧的六年级学生周千彤……可见,雷锋精神并非高不可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是学雷锋,献一次血、扶一把老人也是学雷锋。而且更多时候是举手之劳的凡俗小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将雷锋精神根植心间、落实到行动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要每个人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就能汇聚成爱的森林。
学雷锋重在持之以恒。以往,学习雷锋似乎仅仅局限于三月份。但是今年年初,我市便将“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列入沁阳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成立高规格的活动领导小组,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学雷锋,重在实践,贵在坚持。从学校、机关到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处处滚动着学雷锋的热潮。
志愿服务是学雷锋的好形式。5月9日,在我市“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启动仪式上,50多个志愿服务队1000余名志愿者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至此,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当前,应运用好这一有效载体,动员更多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来,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厚德载物,德行天下。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五十万的沁阳人民将能迈出一大步。当人人都将雷锋精神铭记心间,知行合一,当人心思善,人人奉献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就会积小善而成大德。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在真诚善行中走向新的和谐。沁阳将成为充满生命张力,大爱德广的“魅力之城”,一定会以更加自信,更加文明的形象走在中原经济区示范引领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