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丽
近日,孟州市专门出台了“家圆”计划实施方案,在充分整合现有政策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社区扶持、结对服务”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全速关爱、全程关怀、全面照顾”三个步骤,有效帮助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活。
全速关爱:第一时间救助保障
该市大定街道辖区薛某的独生女儿在上学路上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失独家庭”救助热线接到电话后,该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立即带领紧急救助小组赶到医院,送去1万元慰问金,并指派专人帮助协调处理善后工作。
该市“家圆”计划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郜方正告诉记者,“失独家庭”是指失去了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是残缺的、不圆满的。为了有效帮助这些家庭,该市建立“家圆”计划快速反应机制、救助保障机制,在第一时间施以援手。
该市“家圆”计划快速反应救助保障机制,是在全市建立紧急呼叫服务系统,开通热线服务电话,“失独家庭”可通过拨打应急电话,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方便、快捷、周到的救助服务。同时,该市成立了由人口计生委牵头,包括民政、公安等有关单位的“家圆”计划领导小组,建立及时介入制度,要求志愿者服务队对发生意外的独生子女家庭要在第一时间及时介入,免费提供保险、医疗、劳动保障等服务;需要进入司法程序的,由人口计生部门和司法部门提供法律援助,免费为“失独家庭”提供司法服务。
全程关怀:建立关怀保障机制
该市人口计生委主任苟月仙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疾病、车祸、溺水、食品安全等原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发生率呈持续上升态势。目前,该市有54个‘失独家庭’。如何让‘失独家庭’从精神到物质重获幸福,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为了有效保障这些特殊家庭的切身利益,该市从心理关怀、生育关怀、健康关怀等方面入手,给予“失独家庭”以全方位、多角度、链条式的跟踪服务,让“失独家庭”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促使其摆脱阴影,重振精神,再建美满家庭。
心理关怀。开展系列心理疏导活动,聘请心理医学专家定期与这些家庭的成员进行心灵交流,面对面、一对一帮助排解心理压力和痛苦。
生育关怀。对于尚处于生育期且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免费为夫妇双方提供再生育服务;对于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民政局、公安局和人口计生委密切合作,在办理收养手续、婴儿入户手续时特事特办,繁事简办。
健康关怀。针对这些特殊家庭,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服务。
全面照顾:“家圆”计划让养老保障更加有力
老年丧子,人生之大不幸。该市通过建立“家圆”计划养老保障机制,让“失独家庭”成员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幸福美好。
老有所依。对于不再生育、抱养子女或失去生育能力的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给予一次性1万元补助,同时,每年给予夫妇双方每人3480元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对于再生育或抱养一个子女的农村“失独家庭”成员,年满60周岁仍可享受国家奖励扶助政策;“失独家庭”成员属公职人员的,退休时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补贴。
老有所养。人口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实行“联合办院”,年满60周岁的“失独家庭”成员可以免费入住敬老院;对于不愿意入住敬老院的,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给予600元的居家养老补贴。
近日,记者来到该市西虢镇的一个“失独家庭”,夫妻俩都已年过七旬,共同住在一家敬老院里,由专人护理。这对老夫妻见到记者后,情不自禁地夸赞该市的养老政策好。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记者感受到了该市对“失独家庭”的关心、关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