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保持“三势” 把握关键
持续而为 务实发展
栽下人才“摇钱树” 捧出创新“聚宝盆”
焦作始发 开往北京
市规划监察支队“堵”“疏”结合查违建
开展新材料新能源产学研交流合作
图片新闻
中站区:实施“四大工程” 打造市民“后花园”
孟州市农村环卫经费分级负担统筹统管
推行网格化土地管理模式
真抓实干保安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站区:实施“四大工程” 打造市民“后花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爱红

  见习记者 贾天罡

  这里是元代大儒许衡的家乡,“卧牛之地,日进斗金”是他对这块风水宝地的赞誉;这里是焦作唯一拥有深山区的城区,72平方公里的山区面积为打造焦作市民的“后花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里就是位于我市城区西部的中站区。

  当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号角在全市吹响,一幅靓丽的旅游画卷正在中站区徐徐展开。

  “中站区将充分利用72平方公里的山区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实施‘四大工程’,为焦作市民打造生态靓丽、功能完善、宜居宜游的‘后花园’。”中站区委书记郑连武这样描绘中站旅游业的蓝图。

  中站区北部山区环境优美,周围环绕着众多景区。如何发挥这一资源优势?郑连武表示,从中站区实际出发,重点是发展山区旅游,但要与云台山山水游错位发展,主要是围绕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发展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山区运动等服务性旅游。

  为此,该区强力实施了山区生态保护工程。据了解,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该区扩大了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和国家级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规划建设中站山区森林公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同时,该区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严厉打击私挖乱采等违法行为,对所有非法采矿井洞进行爆破,恢复地形原貌。为加强山区生态保护治理,该区还开工建设了衡苑矿山公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形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大体系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的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在加强山区生态保护的同时,该区从实际出发,强力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工程,积极发展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游。该区不仅邀请河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辖区山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围绕休闲养生、运动度假、摄影绘画创作基地等进行高起点的专题规划,还加紧推进太行怀川溪谷综合开发和中山国际园林式温泉酒店等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栗井生态植物园、龙泉山庄功能,加大桑园度假村、北业度假村的开发力度,努力把北部山区建成焦作市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后花园”。

  中站,还是一方文化沃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人文景观,都为该区强力实施文化综合开发工程夯实了基础。对此,郑连武表示,该区将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以文化为内容、以旅游为载体的融合发展模式。

  郑连武说,焦作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中站煤文化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积淀,因此,该区将依托百年矿区积累的丰富资源,在煤文化上多下一番工夫,谋划建设煤矿科技博物馆,大力发展煤文化产业。同时,依托府城早商遗址、北朱村古民居、许衡墓、靳煌墓、张昺墓等历史文物,加强保护、开发和利用,做好名人文化旅游文章,并依托太行第四专区、焦作市委旧址等,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除了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该区还树立了“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大旅游理念,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实施配套服务提升工程,以增强城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据了解,为提升山区综合服务水平,该区加大了对山区道路和水系的投入,积极运作焦青路改造等交通项目,谋划建设群英水库二坝项目。为完善城区功能,该区加快了城区路网、电网、气网、通信网和雨污水管网建设步伐,围绕城区主干道沿线进行商业开发,还积极推进万亩生态植物园、街心游园及南水北调生态绿化带建设,打造花园式生态宜居城区。

  通过实施“四大工程”,中站区正以全新的面貌和风采,吸引游客前去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