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努力学会统筹 切实做到统筹
图片新闻
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着力点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关键要认真抓好落实
马村:工业稳中图强
提高城乡规划建设质量
改革行政审批 核查机构编制
首届“说唱脸谱”农民
戏曲票友大赛落下帷幕
市领导慰问穆斯林群众
温县:招商实中求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工业稳中图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孙永伟

  昨日,笔者来到马村区工业集聚区采访,但见玲珑机械、万方热电机组、丽珠公司头孢车间等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处处一片火热的建设场面。

  一组数据对此作了很好的印证:截至7月底,该区区属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8%,区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4%,区属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

  “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既要追求速度,又要保持平稳。我区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按照转型引领、提升层次、聚合优势、壮大规模的发展要求,加大工业经济转型,保持招商引资强度,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稳扎稳打,招招见功,务实求效,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马村区委书记林宪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立足转型,大力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该区把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从加快技术创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着手,努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截至目前,该区区属企业共投资20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5个,科技进步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8%。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产业,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创建了丹阳水泥、耐力环保建材等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循环型企业,促进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着眼持续,始终保持招商引资强度,不断加大对工业产业的强劲投入。该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发动机”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助推器”,以省、市大招商系列活动为契机,通过准确科学的产业定位,紧紧围绕该区在铝配套及铝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医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潜在优势开展大招商活动,在延伸产业、产品链条上狠下工夫,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该区大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推行产业招商、走出去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相结合的大招商模式,加强主题概念招商、节会招商、以情招商工作,扩大招商成果。在此基础上,该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说明会等活动,积极推介自身优势,吸引各方投资。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分别组织参加了第七届中博会、河南省第七届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经贸洽谈会,共签约超亿元工业项目4个,总投资38.2亿元。

  瞄准集群,全面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积聚能量。今年年初以来,该区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着力加快万方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工业集聚区承载项目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该区举全区之力,以超常规的手段,大力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区域工业企业向工业集聚区聚集,逐步发展和构筑了布局合理、梯度有序、特色明显、功能互补、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的工业集聚区体系,建立完善了集聚机制、积累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有利于工业集聚区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该集聚区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框架已全面形成,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铝配套及铝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医药、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一步一步地向这里集聚,挺起了马村区工业脊梁。截至6月份,万方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1亿元,实现税收7603万元,成了该区项目投资的集中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