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
走进沁阳
六十余位“密码”专家
聚焦研讨信息安全
语文学习先要“疑”
“小戏迷”
暑假忙学艺
孟州市花园小学
利用校信通加强学生暑期管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陶钧钊 谢长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为了解掌握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基本情况,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提升我市人才竞争力,今年年初以来,市人才交流中心对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理清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和全市工作大局,通过营造和优化人才环境、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大力引进高度紧缺人才、积极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与使用等一系列工作,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调动了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各界人才意识不断增强,人才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使我市人才队伍有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市人才总量达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全面发展,人才分布趋于合理。

  我市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引才育才的出发点,超前谋划、统筹管理,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的路子。2003年以来,我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8592人,孟州市去年引进的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省“百人计划”,沁阳市今年面向全国招聘了5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广泛参与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截至目前,我市先后有风神轮胎、平原光电、中原内配、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4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了多氟多化工、江河纸业等9家博士后研发基地,先后聘请国外专家100余人次,实施引智项目9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个;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组织100多名由高校教授、博士组成的专家服务团,帮助企业诊断、解决技术难题50多个,取得了较好效果。

  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诸如全市教育系统缺乏优秀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医疗系统缺乏高层次人才等;人才流失较多,一是回不来,二是引不来,三是留不住,如卫生系统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流失率在23%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人士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拓宽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本地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推行以提升高层次人才业务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继续教育工程,全面提高现有人才整体素质;实施“青年企业家梯队培育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快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有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到一流科研机构进修,参加学术技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提高学术技术水平;完善享受政府特贴、省市突出贡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办法,逐步形成竞争开发、动态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

  创新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坚持按需引才,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通过外出招聘、网上招聘、招商引才等多种方式,引进真正拥有创新科技成果和专利的高层次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科研与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体、讲学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大海外智力引进力度,帮助企业、用人单位积极向国家人事部、省人事厅申报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解决发展技术难题

  加强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尽快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体系;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优厚待遇留人,创优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才待遇;通过不断努力,使焦作成为创新创业人才辈出的地方,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向往的地方。

  创建载体,积极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平台。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议尽快规划论证,建设焦作市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园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大学毕业生创业园等;建立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开设专家论坛等载体,引导高层次人才针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为政府解决难题献计献策。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