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
走进沁阳
六十余位“密码”专家
聚焦研讨信息安全
语文学习先要“疑”
“小戏迷”
暑假忙学艺
孟州市花园小学
利用校信通加强学生暑期管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学习先要“疑”
中站区许衡实验学校 贺林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明代陈献章提出了“学贵有疑,疑而后问”的教学思想,他在《与张延实主事书》中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思维的火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大胆创新。

  “疑而能问已是知识之半”。 在学习中,学生对知识若能先产生疑问,就表明他们对此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和认识,这是一种无形的主人公意识和主体进步。首先,在质疑时要适时适度,对于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多思考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质量高低与否,都应先加以表扬与鼓励,而不能训斥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在鼓励质疑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根据课文情况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质疑。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标题和内容的关系产生质疑:“为何标题是金色的鱼钩,而课文却写了老班长的故事呢?”这样,学生的思维便在疑中而动,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三,在鼓励学生质疑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个别优等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培养学生质疑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对于加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会起到必要的作用。我们要热情鼓励学生质疑,只有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