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公交车作为一个城市文明的“流动载体”,是反映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公交车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一些公交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却给城市文明建设增添了不和谐音符。近日,记者乘坐我市多路公交车亲身体验,发现公交车上的不文明行为还真是不少。
不文明行为一:我的“地盘”我做主
“快来,快来,我这里有俩位子。”昨日15时左右,记者在21路公交车上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女孩投币后直接跑到车厢后面的一排座位前,占了一个座位后,又用手包和纸盒占了两个位子,并招呼后上车的两个朋友来这里坐,而后面上车的乘客因为没有“抢得及时”而只好站立座旁。
不文明行为二:垃圾随手扔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坐公交吃早餐被不少人认为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昨日7时40分,记者在20路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里有3位乘客在吃早餐,车厢里混杂着不同的味道,让一些乘客很是反感。
吃完了早餐,乘客随手将手中的垃圾扔在了座位下,有的干脆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直接扔出了车窗外。据车长介绍,每天清晨都会有乘客在车上吃早餐,制造了不少的垃圾。
不文明行为三:上车一窝蜂
昨日14时30分,3路公交车驶进市二医院门前停车站,车还没停稳,候车的乘客就在前车门挤成了一团。车门一开,男女老少更是你推我挤互不相让,用尽力气往车上挤。一位拎着大包上车的年轻人将车门“堵”了一大半,后面的乘客急得直嚷。见此情形,司机师傅一遍一遍地高喊“慢点,后面的别挤”,可丝毫不起作用。
上车不排队,造成拥堵是乘坐公交车的一大“特点”。越挤上得越慢,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挤起来却是谁也不甘落后。
不文明行为四:大声喧哗惹人烦
在记者采访的一辆公交车上,随着一阵嘈杂的手机铃音响起,一名身穿黑色T恤的青年男子开始大声地与对方通起话来,这顿“电话粥”足足“煲”了七八分钟。而且其一会儿放声大笑,一会儿骂骂咧咧,讲到兴头上比比画画,简直如处无人之境。车上的乘客不时回头,侧目而视,却没人敢吭声。
在21路公交车市新华书店站,上来三位女子。一上车,三人就开始大声说笑,其中一女子还将手机音乐设置成“公放”状态,十分吵闹。
城市公交呼唤文明乘车
也许,乘坐公交车的不文明行为还不只是这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公交车是每位乘客的共同家园,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是每一位乘客应尽的义务。其实,要做到文明乘车并不难,一个礼让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刻的自我克制,就会让车厢内充满爱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