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好事连连,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接连出台。2006年起,全国近200万名学生获减免学费上中职,其中80%以上来自农村贫困家庭;2007年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资金投入量相当于此前投入的20倍还要多,所有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和所有城市困难家庭的中职学生都能获得国家助学金,覆盖面达90%,中职学校全免学费会对中职学校招生、教育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当下,中职学校招生难有目共睹,往往实行的是有偿招生,虽然国家对此明令禁止,可是生源数量少,各个中职学校都“吃不饱”,学校在招生上各显神通,有偿招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竞争手段,成了教育界公开的秘密。中职学校招生成了名副其实的“找生”,有的学校和教师一年四季都在忙招生,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还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
近年来,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和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政策,但是涉农专业招生依然困难。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在涉农专业没有免学费时,每年园林专业招二三十名学生,实行免学费之后每年招生的学生人数不仅没有明显提高,反而有逐年降低趋势。也就是说,中职学校免学费,并没有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校“生源危机”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与高中学校相比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撑,除了教师工资、校舍维护费用等正常的资金开支之外,中职学校还需要有相当数量和规格的实验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等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而这些基本设施建设、维护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职业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中职免学费后,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否则中职学校运行有可能举步维艰。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是一个地方的重点工程,较高的升学率不仅提升地方政府形象,更迎合当地群众的需要,所以中职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远低于普通高中,有的地方甚至不足一半,有的地方甚至截留职业教育经费,导致一些职业学校的经费主要依靠收取学杂费。校内实训室和实训设施数量更显不足,设备落后,其教学被称为黑板上“开机器”,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生产需求脱节。如果中职学校免学费,断了中职学校“财路”,如果政府不加大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中职学校实验实习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甚至不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将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到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未来发展。
人们对中职学校认同度低,在一些人眼里职业教育是“雕虫小技”,上中职学校是“差生”的无奈选择,一些初中毕业生父亲宁愿让其外出打工也不让他们接受中职教育。中职免学费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在免学费之后,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重视中职教育,加大对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学校办学设施,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对中职学校进行“整合”,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中职学校应根据当地经济调整专业结构为当地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进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办学活力等,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吸引力。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