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孟州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布局比较到位,符合城市化建设标准。”8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孟州市长店新型农村社区调研时,对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这样评价。
孟州立足面积小、人口少的实际,创造性提出“新型社区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战略构想,本着“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先建后搬、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该市创新五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为农民进城开启通道。城市近郊建设模式,引导城市近郊村建设新型社区,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高新区集中迁建模式,对高新区内村庄及周边村庄进行集中搬迁,在高新区北部合并规划建设3个共计占地4000亩、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可安置近6万人的大型新型社区,既便于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又为高新区的发展腾出了建设用地;中心镇建设模式,发挥乡镇政府驻地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小城镇新型社区,有序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中心村建设模式,在人口相对集中、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中心村规划建设新型社区,促进中心村及周边村庄人口集聚;城中村改造模式,按照“城市出形象、政府零受益、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该市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农民进城提供保障。该市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3000万元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支持资金;把新型社区建设产生的有关税收及土地出让金,按60%返还给有关乡镇和社区;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获得的土地级差收益全部用于新型社区建设;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锦盛新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和农锦置业有限公司,积极争取农发行政策性贷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合作,并灵活运用BT、BOT等模式参与新型社区建设,采取安置与开发相结合方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引导企业资本投向新型社区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社会事业项目资金,打捆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该市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农民进城消除忧患。建立市、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引导农民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将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种植大户;依托高新区的大发展,为农民在城里就业创造岗位;在市区、中心城镇建学校、盖医院、修道路,解决进城农民的生活问题。
(贾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