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读书,我一生的坚持
七 夕
农历七月话七夕
七夕遐想
那一年七夕
每周一字 岛
怎样扮演一位好丈夫?
微观沁阳
书画苑
洛神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历七月话七夕
□耿玉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解放初,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先生指定我当班长,后又选我为村里组织的儿童团团长,带着学生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卫生,捉懒汉等。七月七日这天也跟随着成群结队的人群看热闹。那时候家乡的民俗很多,我现在还能依稀记得。

  一、祈祷

  农历七月初七是个好日子,也叫七夕节、祈巧节,又叫情人节,流传着织女牛郎这天晚上见面的爱情故事。记得有副古对联:“玉镜人间传合璧,银河天上渡双星。”

  这个节日从何时起,无法考究,只说在我们老家沁南一带,特别是崇义、木楼附近的村庄较为盛行。那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少年,村里未出嫁的大闺女们,刚进七月,就组织起来。每人兑两升小麦和少许的钱,蒸些花馍,生些麦芽和花草等,再买些香纸、蜡烛。到初七这天,在家长的指导下焚香来敬奉老天爷和各位仙女(据说老天爷共有九个女儿),主要是祈祷老天爷让女儿下凡,来教民间的少女做针工、大裁小缝、描龙画凤。家长们唯恐自己的女儿不会针工,到婆家受气。

  二、贺会

  初七敬罢神后,还要延续几天。把仙女们请下凡来了,不但帮少女们学针工、大裁小缝,更主要的是学会语言流利,不口塞。因此这村的姑娘和那村的姑娘进行交流,即所谓的“贺会”。这时甲村和乙村,亦或乙村和丙村,相互下了请帖,择了好日子。各家长和闺女们不但加紧炼经词(主要是对花、猜谜等),还要准备个人的衣服和化妆品等,看谁穿戴的好,长得漂亮。据说有钱的人家趁着女儿们贺会的机会,来给儿子相媳妇。所以各户的家长也紧张起来,绷紧腰带也要给自己的女儿买两件好衣服和鞋袜,把女儿打扮起来,还要张罗车辆,以及遮阳伞和扇子等。

  这天,由男方家长赶着马车,上搭蓆棚,有的是轿车。女家长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连带着看热闹的人群,随着大车浩浩荡荡一行几十人就出发了。

  甲村到乙村,乙村的家长和姑娘们已经排着整整齐齐在村头迎接,并摆有茶水之类。

  开始,双方家长都互相谦让,寒暄后进行对经。双方各拿波盂和铜铃,一边敲着,一边高唱。我还学了几句,如:

  小小波盂花又花,我把同花(行)夸一夸。

  黑叮叮发髻一大把,红绦头绳绕一匝。

  梳那辫子三尺长,超过身上花花裳。

  柳叶眉弯整整,杏似眼怱龙龙。

  樱花小口一点红,张开嘴来白玉牙。

  抿住嘴巴牡丹红,散眉英正时兴。

  两行两缕正文明。

  又如:

  甚么星生来兄弟多,甚么星生来独自个。

  甚么星出来走娘家,甚么星在后紧跟着。

  甚么星人恨心看不过,拔下甚么划什么河?

  答曰:

  传罢星生来兄弟多,紫微星生来独自个。

  倩女星回去走娘家,牛郎星在后紧跟着。

  恨心的王母看不过,拔下了金簪划道天河。

  牛郎星隔在了河东岸,织女星隔在了河西婆。

  她二人若要重相会,除非是七月七日百鸟填河。

  就这样你破我猜,我破你猜,能延续几个钟头,不分胜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