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而立之年的他仅用4年的时间,便从一名普通的质检员成为质管部质量工程师,公司上下提起他的为人,无不称赞他的敬业精神无不,他还是公司上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就是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的质量工程师王伟。
王伟,2006年6月毕业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在学校的时候,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8年2月,王伟应聘到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质管部质检员岗位。在工作期间,作为产品的检验员,他深知责任重大:工件质量影响着整机质量,整机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形象。
“不放过一个不合格品产品”成为他的工作理念,并且时刻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句承诺。几年来,王伟几乎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到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对质检工作的一丝不苟,他所检验工段的焊接工件合格率大幅度提升,由原来的86%提升到95%。
王伟所从事的工作到底有多细致,要求有多严格?他一语中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台工程车架由前后车架、动臂和两个摇臂组成,但从原材料的下料、成型、成型后的加工与焊接、校正,再到最后校正后的机加工和喷漆,要经过几大环节中的100多个细节,而在这些若不起眼的细节里,每一项的技术质量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例如,一个细微的铰接孔的孔径必须严格控制在0~0.04毫米之间。王伟告诉记者:“车架尤为重要,关系到装载机的整机性能、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万万马虎不得。”因此,每一台生产的装载机都难逃他的“法眼”,必须无条件地经过他严格的质量检验。
随着工艺革新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原有的技术仪器和水平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的要求。该公司新进了超声波探伤仪和三坐标测量仪等一些先进设备用来提高检验标准,这对于王伟和他的团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面对陌生的仪器,王伟加班加点,刻苦钻研,经常熬到半夜才回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技术熟练掌握,并传授给其他的检测人员。
凭借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两年后,王伟便由一线的检测员调到了公司质管部任工程师,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位。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也更大了,质量整改、市场信息反馈情况、车间检验计划、月度质量统计和报表、各种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等重担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但他毫无怨言,始终兢兢业业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在尽职工作的同时,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起着先锋带头作用。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受灾时,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工资作为特殊党费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在他的提议下,公司举行了焊工技能比武、装配理论与实践操作比赛等活动。在焊工技能比武竞赛中,他还毛遂自荐,担任焊工比武的评委。此外,他还团结员工,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获得荣誉。
2010年,王伟被评为“新区优秀共产党员”和“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评为优秀员工。“我只是在工作岗位上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是公司培养历练了我,我将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王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