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付凯明
说起苏家作乡,给记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古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寨卜昌明清民居雕梁画栋、飞檐舞动,独特的石雕巧夺天工,奇异的建筑匠心独运。如今的苏家作乡,更是以迷人的风采向人们展示着新面貌。
“按照新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围绕‘新区开发年’及‘十大行动’,按照乡‘四大板块’发展理念,强力实施‘112233’工程,着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现代农业、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与阳庙镇区域融合发展,力促‘三化’协调发展。”近日,记者在该乡采访时,该乡党委书记李永波告诉记者。
“四大板块”为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板块、文化旅游板块、粮食高产标准农田板块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板块;“112233”工程为1个小城镇、1个文化旅游产业园、2个新型农村社区、2个工业小区、3个农业产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高产粮食园区)、3条经济带(沿104省道、焦张路、博温路经济带)。
“工业强乡”不动摇。该乡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规划建设了以苏家作、寨卜昌为核心的工业小区。通过用真情招商、用保姆式服务安商、用宽松的环境留商,该乡先后引进了河南正旭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焦作爱鑫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项目和企业,全乡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多,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目前,该乡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培育了焦作泰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正旭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焦作爱鑫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和焦作铭德实业有限公司4家龙头企业。
在项目发展上,该乡引导企业向“一带两区”集中。“一带两区”,即培育壮大以郑常路沿线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带,以苏家作村、寨卜昌村为核心的两个工业小区。目前,“一带两区”已入驻企业17家。今年,该乡共安排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2.25亿元。
该乡始终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放在首位,力促现代农业强劲发展;组织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南石涧、北石涧、东官庄等重点村、重点地块建立了超高产粮食示范方;整合了南石涧、北石涧两个村的6个面粉加工厂,拉长了粮食加工链条,让群众在粮食深加工中得到更多实惠。
通过出台补贴政策、大户示范引导等方式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该乡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扩大了生姜、芋头、药材等种植面积,推进了大路菜向精细菜的转变,露天种植向日光温室和大棚种植等保护性种植的转变,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种植的转变;着力提升了种植业的档次和效益,推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乡共流转土地6000亩,蔬菜、经济作物种植达8000亩。
成立了乡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会成员单位达33家。目前,该乡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凯瑞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市级明星单位,英田合作社芋头的种植与推广,为全乡蹚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该乡大力推广畜禽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重点发展现代规模养牛业,建成了伊赛劲牛公司万头肉牛、凯瑞千头奶牛等4个标准高、规模大的饲养场。目前,该乡已成为焦作市重要的肉奶牛饲养基地。
按照“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的要求,根据区位特点及村庄布局现状,该乡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建设路径,完成了小城镇总体规划;按照新区要求,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工作,拟规划建设2个社区,以苏家作村为核心、依托小城镇中心建设规划一个容纳3万人的特大型农村社区,住宅建筑以单元式小高层、高层为主,合并怀村、车家作、东官庄、西官庄、南石涧、封庄、吉庄、司家寨、齐村和北石涧10个村;以寨卜昌为核心,依托寨卜昌明清民居旅游休闲度假、现代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一个8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建筑以单元式多层、小高层为主,合并侯卜昌、刘路2个村。目前,该乡正在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该乡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家作“龙凤灯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寨卜昌明清民居、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开发为载体,把苏家作乡打造成为民间艺术之乡、厚重文化之乡和休闲娱乐之乡。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灯舞” 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在进行;正在规范建设寨卜昌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开发明清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