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区一座被网友堪称亚洲最豪华的“春花”天桥,有“小鸟巢”之称,据官方介绍,建设耗资5000万元。但实际存在诸多方面不足,并未能很好地服务市民。有市民质疑:钱花了不少,服务远远不够,似有浪费纳税人钱财之嫌。(据正北方网)
这座“天价天桥”却有非同寻常之处:所有梁架均使用航空级钛合金铝材,顶部全部采用最新的光能动太阳板,天花板上安装了上千个A级LED屏,四个出入口均配置全自动手扶电梯和垂直电梯,用钢量约3000吨,耗巨资打造而成,会聚了深圳最高精尖的制造工艺。
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座号称深圳新地标建筑的“天价天桥”,似乎有点让人“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从去年8月启用至今,“春花”天桥的8部电梯只是隔三差五地运作,几乎没有全线同时运作的时候。有市民质疑:“真搞不懂,为何政府花那么多钱建了个豪华天桥,却那么不亲民。”对于“春花”天桥出现的“电梯停运”、“桥面积水”、“上千LED灯晚上不亮”等问题,官方都予以承认。
斥巨资、高标准建造的天桥设施齐全、质量过硬,却迟迟不能投用,而且问题不断。首先,13部电梯屡屡停运,电梯成为摆设,市民只有爬楼梯。令市民更气愤的是,设于楼梯边上的自行车道还装错了方向,装在了左手边,市民推车根本使不上力。于是,投入使用仅半年又重新改造。下水设施被堵、灯光时而不亮等问题更是频频出现。其次,备受关注的豪华天桥造价到底多少?2008年外界就传造价上亿元。近来,坊间又传1.6亿元。实际造价到底多少?之前媒体也曾就这个问题报道过,南山区当时回应是还在核算中,而如今公布的数字是5000万元。这个数字以何服众?有无合理的论证论据?
“天价天桥”疑点重重、问题频出说明了啥?笔者认为,或是因多头管理、责任缺失导致的。该桥是否完成移交、究竟该谁来负责,南山区城建和城管部门之间至今也无答案;加上桥上设备众多,各自有对口部门监管负责,更加剧了矛盾,导致问题不断。深圳南山区官方微博18日凌晨发送的微博中也间接承认了网民的批评,承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将认真整改和完善”。
造桥之前没有科学周全的运营方案,造桥之后也没有公示项目花费几何,公众在懵懂之中看着它拔地而起,又看着它败落下去,即使又怨又气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把最好的希望寄予此,却又落得“望桥兴叹”。这实际上暴露了公共财政资金监管不力、市民参与公共项目决策的渠道不畅。
因此,“天价天桥”不能“建”而不“监”、“建”而不“管”。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尽快划分责任、明确分工,别让这座城市新型地标建筑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