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广栋就要开学了,我得赶紧把他上学用的东西准备好!”这是记者日前采访杨应芬时,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提起广栋,杨应芬满脸都是怜爱。
今年42岁的杨应芬是月山镇屠王村人,经营着十余家连锁店的屠王大骨头饭店,为上百名农村妇女和下岗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2010年夏天以来,她还累计拿出20多万元,用于改善孤寡老人和五保老人的生活。
广栋姓赵,家住博爱县金城乡张武村,自幼家境贫寒,其父亲瘫痪在床,母亲长年患病,还有一个又瞎又疯的叔叔。2008年,广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博爱县第一中学,在校期间一直是一名优秀学生。
正当广栋满怀信心迎接高考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击碎了他的大学梦。2010年12月12日,广栋放学后和一名同学骑摩托车到家住博爱县许良镇的同学家中取参考书,回来的时候天已黑,摩托车撞到路边的土堆上,坐在后座上的广栋被撂出去几米远,当场因脑部挫伤昏迷过去,后被送往医院抢救。
突如其来的横祸对广栋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的大娘做主变卖了家中的粮食和所有值钱的东西,同学们也为他捐了7000多元钱。但是,这些钱远远不够支付医药费。他的同学张敏除了把自己的生活费捐出来后,还回到家把妈妈杨应芬拉到了医院。
看着昏迷不醒的广栋,杨应芬当即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缴到广栋的药费账户上。从医院回家后,杨应芬买来棉花、布料,赶做了几个棉垫,还买了一套保暖内衣,又从县民政局为赵广栋申请了5000元的救济款,连同自己的2000元钱一起送到了医院。
赵广栋受伤后昏迷了七八天,醒后近两个月都处于失忆状态,生活不能自理,杨应芬每隔一天就要到医院为广栋洗衣服、被褥。
2011年1月底,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广栋逐渐恢复了记忆。临近春节,杨应芬把广栋从医院接出来送回家。简陋的屋子里除了满墙的奖状,可谓家徒四壁,杨应芬感到一阵心酸。安顿好广栋后,她急匆匆地到县城为赵家买来肉、蛋、蔬菜等年货,又为赵家留下1000元钱。
新学期开学,痊愈后的广栋重新返回校园。去年高考,赵广栋被郑州一家三本院校录取,但他觉得不理想就放弃了。今年高考,他以高出二本线几十分的成绩,成为河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一名新生。
杨应芬说,只要广栋愿意学,她愿意承担孩子上大学及以后上研究生的所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