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以高素质人才支撑经济转型
我市将举办三场大型招商活动
在集聚中提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集聚中提升
—— 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走笔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詹长松 许伟涛

  8月21日,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蔚蓝。

  驱车行走在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内,但见塔吊林立、焊花闪闪。在规划二路东侧的焦作力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热管换热器项目施工现场,更是一片繁忙景象,几座钢构厂房正在加紧施工,不时有工人抬着设备进进出出。

  “这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生产工艺,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我们通过引进项目,成功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转型提升的案例之一。”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铮说:“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集聚区围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不断积蓄能量、聚木成林,一个个集聚发展、转型提升的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

  在集聚中提升,山阳区建设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思路正是由此产生的。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山阳区依托沿山资源,形成了以小水泥、小耐火材料、小冶炼、小化工、小煤矿为主的工业企业集群。然而,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2000年至2006年间,该区关停了辖区80多家产能落后的“五小”企业,辉煌一时的工业经济陷入低谷。

  与之对应的是,我市工业基础中能源、冶金和化工行业较多的产业结构,决定了随着工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粉煤灰、煤矸石、尾矿(赤泥)、钢渣和电石泥、硫酸渣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将随之增加。据《焦作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行业发展规划和废弃物产生比例的预测,我市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可达600万吨。

  2008年12月,规划总面积6.59平方公里的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应势而生。按照省、市对集聚区建设提出的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总体要求,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突出“产城融合”现代集聚区发展理念,结合近年来山阳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确定了“建设生态集聚区,打造绿色增长极”的发展思路,决定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高利用、低排放、无污染或污染小的绿色循环经济。

  定位虽已明确,但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作为山阳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资源从哪儿来?产业咋布局?要素咋集聚?这一系列问题都需一一解决。

  众所周知,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展用地问题。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落差80米,冲沟纵横交错。复杂的地形地貌,就需要更高标准的规划、设计。该区果断投资200万元,聘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集聚区通过整合闲置土地,整合出建设用地1000余亩;通过治理冲沟坡地,整合出建设用地700余亩;通过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今年上半年上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宗共计688.83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5月24日,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有正式通过该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同意其向西、向北扩展2.16平方公里,集聚区总规划面积达到8.76平方公里,进一步扩展集聚区的发展空间,更为入驻项目建设用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集聚区主动联系金融机构和企业面对面交流,现场对接,让银行充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发展前景。目前,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先后到集聚区进行项目对接。强信粉末、中晶特玻、鼎力机械、柯如机械、大地春塑胶等企业已与银行达成贷款意向,正在办理相关业务,恒艺纺织已经获得了交通银行3000万元的贷款,集聚区企业累计融资8500万元。

  以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的产业集聚区,对项目的选择,更不能是“拣到篮里就是菜”。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明确这样一个思路:坚持“两为主一禁止”,即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以大项目为主;坚持高新技术项目和传统项目一起上,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严禁新上污染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围绕着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编制了45个项目,引进了一批个头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布局,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将发展目标瞄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大企业。截至目前,投资3.2亿元的多碳醇助溶剂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1.8亿元的恒艺喷气纺织、LED级蓝宝石单晶基片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也相继落户。其中,多碳醇助溶剂项目依靠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出新型醇基液体燃料及自动气化灶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6项国家专利技术、1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的新产品,成功实现以醇代油,为化解石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世界难题,作出了有益尝试。

  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海生告诉记者,公司利用酒精厂、甲醇厂、化肥厂的废液,经膜脱水精馏工艺,研发出使汽油与甲醇互溶的主导产品多碳醇助溶剂、醇基液体燃料及燃具、M85醇醚汽油燃料等10多种下游产品。秦海生说:“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按年产10万吨计算,与乙醇汽油相比,可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万吨。”

  项目引进来,更要服务好。为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方便项目入驻,焦作循环经济集聚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按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配套工程随项目跟进”的要求,将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等37项重点工作量化、细化,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做到任务定量、责任定人、工作定时、进度定效。集聚区采用BT模式相继完成了规划二路、三路、六路、七路、十五路等道路,形成了“四横四纵”的道路路网体系,完成道路7.8公里;完成已建道路绿化工作,新增绿化面积1.5公顷;采用BOT模式引资建设了弱点入地工程,完成配套的6公里管线敷设工作;开工建设集聚区防洪渠,完成1770米的一号防洪渠建设。

  截至目前,焦作循环经济集聚区依托辖区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以各类压力容器、工矿设备制造为主的专业化、协作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力合热导压力容器项目、金结化工压力容器等专业设备制造项目及柯如机械、鼎力机械等多家矿用设备、器材制造项目,装备制造产业由小变大不断升级。同时,通过引进多碳醇助溶剂及醇醚燃料项目和高科技纳米材料项目,集聚区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福托光源LED路灯项目、强信金属、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技术项目等新型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新兴材料产业从无到有集聚发展,集聚区的带动效应凸显。

  在发展中转型,在集聚中提升。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今年将以“招商引资年”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上档升级,力争引进1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1个投资超3亿元项目;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扶优扶强力度,把优势产业做大,骨干企业做强,重点产品的产业链拉长,力争全年实现主导产业企业营业收入20亿元、税收2亿元,使集聚区真正成为山阳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