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 通讯员宋粲)日前,一位79岁的女性患者李某因外伤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在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成功实施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出院回家调养,避免了以往开放性手术带来的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的风险。和她同住一间病房且病情相同的65岁女性患者张某见此情景,强烈要求医生为她做了同样的手术,也于术后第二天出院回家调养。
日前,李某因外伤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腰背部疼痛难忍,卧床不起,连翻身都很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被家人送到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就诊。骨科二区主任孙晓林经过详细的检查,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这项手术就是用管道经皮肤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从而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压缩椎体高度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特别适合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性骨折。
手术开始后,在孙晓林的指导下,王艳波和付正两位医生按照定位骨折椎体后局麻施术、透视下用穿刺针经椎弓根扎入椎体、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等“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进行包扎等程序,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进行手术。不到半个小时,手术就顺利结束了。术后几小时,患者腰背部疼痛就明显缓解,而且能下地行走,生活能够自理。患者和家属感到十分高兴和意外,连声称:“市人民医院医生的技术就是高”。而从另外一家医院转到骨科二区治疗的张某,看到与自己病情一样的病友术后恢复得这么好,也迫切要求医生为她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据了解,老年人的胸腰椎骨折大多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大大提高,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在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发生骨折。由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对于以往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通常是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或绝对卧床两个月,不但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医疗成本,而且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极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和缩短寿命。
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自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以来,由于具有微创、简易、经济、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家属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经为上百例患者实施了此项手术。据骨科二区医生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适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和椎体转移肿瘤引起明显疼痛的患者以及椎体淋巴瘤、骨髓瘤、侵袭性血管瘤引起明显疼痛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