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太阳一落山,西万镇官庄屯村文化活动中心就热闹起来了,村民们陆续来到这里,跳舞、散步、打球、扭秧歌。
“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晚上没事的时候我就和这些老大姐们在文化广场唱唱歌跳跳舞,我们虽然年龄是越来越大了,但我们真的是越活越年轻,活出了我们老年人的风采”一位刚跳完扇子舞的丁大姐笑呵呵给我们说道。
近年来,西万镇将农村文化中心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三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结合本镇各村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文化中心阵地建设。如今在西万镇12个村中,村村建起了农村文化中心。特色民间文化活动项目形成了“一村一品”。老百姓想健身有大院,想学知识有中心,文化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多年来西万镇精心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带来的实惠。
“农村文化中心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创建固然重要,用好用活提高利用率,更是我们探索的主要课题。”西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立强说。
在该镇西万村的文化广场上,村文化专干说起村里的文化活动时如数家珍:“现在,一到晚上,俺村的文化中心可热闹,每年都要举办100多场文艺演出。一到农闲,就召集各方面文艺人才排练节目。俺村有俩剧团,还有老年秧歌队,村民一说唱,可高兴。俺村还有自发组织的老年红歌队,一到节假日,就自发组织在文化中心演出。”
西万村人口多,群众文化需求强烈,文艺活动传统悠久,又是镇政府所在地。为此该镇将西万村作为文化活动的“龙头”进行培育,进行示范引领。村里先后成立了65人的老年红歌队、46人的中老年秧歌队、50人的腰鼓队、24人的现代秧歌队、14人的篮球队,统一购置服装,聘请专职教师,指导排练演出。特别是该村的65人的震天锣鼓表演队,不仅在村里、镇里家喻户晓,在沁阳、焦作也小有名气,成为西万村的一张名片。
在镇里的带动下,一些私营企业也把培育自己的文体队伍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展示形象的手段。沁龙公司、九凤泉公司吸纳公司员工和村内文艺爱好者分别成立了企业文艺宣传队;东方宾馆招募村内篮球爱好者,组建了自己的篮球队。
目前,西万镇各村的戏曲、秧歌、锣鼓、民间杂耍等特色民间文艺活动得到空前传承与发展。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队、合唱队、体育健身团体等群众广场文化活动也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壮大。每年该镇还在全镇范围内组织篮球赛,健身舞赛,书法展,民间文艺汇演等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采访中,该镇党委书记魏强说:“实践证明,农村文化中心对服务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丰富群众生活,维护农村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受农民欢迎、我们也从中尝到了创建带给我们的甜头。”
通讯员 王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