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在群众的眼里,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应该是啥样?
8月24日上午,“身边的榜样”采访团一进村,便被闻讯而来的村民围住:“王圈当头以后,俺村的路宽了,灯亮了,村里真的大变样了。”“王圈让我们村民吃上了清澈甘甜的放心水。”“俺大伙儿需要王圈这样的书记!”……
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王圈却淡淡地说:“村干部所干的,就是村民所想所盼的,我们就是要把村民的期盼一件件变成现实。”
博爱县柏山镇下期城村有1万多常住人口,王圈是这个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民的所想所盼,承载着王圈太重的责任和担当,更浸润了王圈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曾在村里担任治保主任的王圈,凭借实干精神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在2008年10月的村委换届选举中,成为下期城村首任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上任伊始,王圈便“引火烧身”。
下期城村是个居民上万的人口大村,自汉朝以来便有先民居住。然而,几十年来,这个村从没进行过村居规划,80%的旧宅未能拆除,沿着村子外围又新划了500多处宅基地,以致形成了占地100多亩、闲置旧房3000多间的空心村。治理空心村在下期城村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问题。
面对这样一件积弊深重、涉及农户众多、极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工作,历届村干部都望而却步、欲行又止,王圈和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信念坚定:“空心村治理是大家最关心、最盼望的事,再苦再难也得干!”
治理空心村就要动迁,就要重新划分宅基地,也就是对村民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这通常是村干部得“实惠”的好时候。何去何从,该村新一届两委班子经受着得民心或失民意的考验。
“一心为群众,不谋私利,公正公平……”在拆迁开始之前,王圈带领村两委干部在党旗下郑重宣誓。同时,王圈又向镇党委和全体村民立下军令状:“自己一旦收受贿赂,请求组织开除党籍,免除村委会主任职务。”
一些村民不信“猫儿不吃腥”,为了能让自己的宅基地面积大一点、位置好一点,还是以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公关”。王圈是村两委的“一把手”,于是有人往他家里送现金、送家电、送手机、送烟酒,还有人托镇里、县里的干部摆饭局说情。但是,所有送上门的钱物一概被拒收,所有说情的饭局全部被谢绝。在村居改造工作中,全体村干部硬是没有吃过村民一顿饭、喝过村民一口酒、抽过村民一包烟。
廉洁保证了公正,公正维护了公平,公平促进了和谐。该得到的宅基地面积不用上货就分到了,该划到的位置不用钱买就划到了,下期城村群众无不惊喜有加、欢欣鼓舞。由此,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村居改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规模空前的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现在,当你走进下期城村,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村庄:一座座村民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平整的混凝土街道笔直干净,一个个街心花园和广场已投入使用。
在解决了空心村这一突出问题之后,王圈又把目光锁在了安全饮水问题上。
该村原来的吃水井只有10余米深,水质很差,有的村民因为饮用了不安全水得了这样那样的病,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威胁。
2009年,王圈跑县里、到镇里,终于跑来了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县有关部门提供160万元项目款,村委会投入50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150多米的深井。之后,王圈又带领村两委干部和群众挖沟、敷设管道,只用了几个月时间,便让群众吃上了放心水。他又带领广大村民投资400余万元,修通了10公里高标准水泥路,硬化主要街道5000余米,种植女贞绿化树2000余棵,村内大街小巷照明线路、灯杆改造一新。
下期城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随着空心村治理、安全饮水工程和道路建设等工作的实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走农工并举的发展之路。
下期城村有着1000多年的生姜种植历史,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又称“贡姜”。为了引导村民把特色农产品生产好、销售好,王圈将村里的种植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了生姜种植合作社,并在村里实行了土地流转,实现了生姜种植集中连片。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种植生姜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承包合作社流转过来的土地种植生姜的,土地流转费用由村里支付;种植生姜的农户,村里提供姜种、肥料等。该村原来有一家玻璃纤维厂,王圈千方百计地使该厂重新启动,不仅安置了本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利用该厂运输需求成立了运输队伍,为群众增加收入开辟了新的渠道。
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王圈深深感到:不办好教育,发展就没有后劲。他先后投入80余万元,将村里学校的危房重建,并为学校配备了新电脑,绿化了校园。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新学年开学,学生们便可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了。
对于下期城村下一步的发展,王圈信心满怀:“我们将以新型城镇化作引领,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王圈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