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货车相撞司机被困
警民合力化解险情
提醒公众谨慎使用抗生素
“高产”班主任
优秀作品将在本报党报热线版刊登
“弹簧年龄”
“房产税扩围”应强化立法思维
期待医保定点单位
准入退出机制落到实处
市企业职工批准退休人员名单确定
2013年工商管理硕士考试10月报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务员限价房”
怎能被公然叫卖


作者:□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为解决省、市直属机关公务员住房问题,海南省海口市2009年开始修建近万套公务员限价商品房,并以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销售给公务员。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有人在拿到房子指标后公开在网上发布信息或让中介公司代理出让,转让费最高达30万元。(8月28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机关福利分房并不少见,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改不了集体权力自肥的底色。事实上,保障房违规转让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随便上网一搜,诸如“山西800余名机关干部转手倒卖限价房,牟利5千多万元”、“广州部分限价房项目变商品住宅,业主转手赚一倍”的新闻比比皆是。

  令人唏嘘的是,海口市政府却打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幌子,正着手兴建海口乃至全国最大的公务员住宅小区——占地400多亩、可建6000多套住房、会所与商业网点一应俱全的五源河公寓。据称不管是否参加过房改、享受过福利分房待遇,不论现有住房是否符合职务要求,人人有份,个个沾光,而且计算售价只有区区3000元/平方米左右,这与附近楼盘2.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难怪消息一出,媒体一片惊叹,社会议论纷纷。

  为什么会有公务员限价房?为什么“公务员优先”会成为不少地方资源分配的潜规则?在这一系列疑问的背后,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权力集体自肥总是零风险?笔者认为,作为人民公务员,就算没有什么权力、也不是什么大款的话,最起码生活的幸福指数比一般老百姓要高,生活的条件要比百姓好。况且,绝大多数公务员都已享受过福利分房,即使错过房改“末班车”的公职人员,也有着数额不小的住房公积金补贴。就此一点,怎能不让百姓眼红。

  暂且不去追问公务员转手卖指标能赚多少钱,事实上,在利益诱惑面前能够“坐怀不乱”的人不多。但问题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规模如此之大,涉及人数如此之多的高档住宅小区靠什么去说服百姓,凭什么让百姓信服,拿什么给百姓解释?笔者坦言,公务员除了一些“光环”之外,他们吃的同样是五谷杂粮,也食人间烟火,在人格和人权上更是与人平等,公务员也是普通的人,衣食住行吃同样都少不了。但问题的关键是此番做法有碍社会公平,与“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理念口号背道而驰。说白了,就是在用公权来揩老百姓的油。

  宝贵的限价房资源,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公务员转手倒卖,虽然动机不一,但至少说明他们并不缺房子,只是成为少数人的逐利筹码,最终坑害的还是百姓。若是此番行径不及时遏制,若在其他方面再愚弄百姓,有失公信的话,那老百姓怎么能看下去?怎么可能会沉默不语、视而不见?如何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公生明,廉生威”。纸里终究包不住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仅是口号,背后需要做的是有关老百姓的点点滴滴。如果为官一任“造福”的不是“一方”老百姓,而是号称“人民公仆”的公务员,还有什么权力与资格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对此,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查严办,绝不能让公务员因此而获利,从而失去了民心。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