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高新忠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老行当。
提起咱焦作的老行当,我们如数家珍:四大怀药、武陟油茶、沁阳驴肉、五里源松花蛋、博爱竹编、孟州澄泥砚、当阳峪绞胎瓷……
毫不夸张地说,焦作老行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产业传奇,且历久弥新。
焦作,古称怀川,亦叫河内。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日前,当记者一一探讨这片土地上的老行当时,不禁为焦作人民的勤劳智慧而感动,也不禁为焦作文化的悠久深邃而自豪。
已经有3000多年种植历史的焦作特产四大怀药,其神妙疗效更是无须多言。明清时,怀药商人已经将四大怀药“连锁经营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在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的河南禹州,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十三帮一大片,顶不上怀帮一个殿。由此可见,焦作怀药经营当时何其鼎盛。
承载着美丽传说的五里源松花蛋,红清黑黄,蛋清透明,并有一朵朵状若松针、晶莹秀丽的松花图案,柔软适中,香气袭人,食之余香绕口。据记载,元末以后,历代皇家都视其为皇宫御宴之美味,在文化、历史、科学以及营养美食等多种领域有很高的价值。
俗语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怀府名吃“闹汤驴肉”肉质鲜嫩松软,口感细腻、咸香,久传不衰,堪称一绝。怀府闹汤驴肉最早起源于沁阳城内一条很不出名的小巷,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出名,至清末达到鼎盛,名声越传越广。
刚刚闭幕的博爱县首届竹编大赛则让许多人见识了博爱竹器的独特魅力。早在封建王朝时,这些博爱竹器就被列为贡品,供宫廷使用。民国三年(1914年),博爱竹器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在国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孟州澄泥砚目前在孟州、温县都有生产制作。孟州澄泥砚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像瓷器一样要经过烧制,所以也会经过一个窑变的过程,这就让每一个澄泥砚都不近相同,呈现出了朱砂红、鳝鱼黄、檀香紫等诸多色彩的变化,是历代帝王、文人所青睐之物。清乾隆皇帝曾赞其“抚如石,呵生津”,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称赞“孟州澄泥,土乎成质,陶乎成器……质坚如石、细润如玉”。
此外,博爱清化姜和修武延陵大葱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气。
博爱姜亦名清化姜,也叫上庄姜,块大、丝细、产量高,且品质佳、味道鲜、香辣宜口,百煮不烂,易加工贮藏,如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修武县延陵大葱脖短、头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刀切下能自动崩开形成花状。细品其味,生葱是由甜到香,熟葱则香、浓、鲜兼而有之。两者都是我市农产品中的佼佼者,前者在历史上就被制作成糖晒伏姜、糖腌姜片用来医治胃寒病,在民间广为流传;后者作为上好的调味佳品,被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
历史记载辉煌,却不能代表永远。我市老传统行业目前发展状况如何?有专家直言:焦作老行当的发展现状,可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记者走访发现,我市老行当企业目前发展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借势旅游,发展较好;另一类销售市场乏力,发展缓慢甚至濒临停产。
近年来,乘着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东风,我市一些老行当的生产、销售企业从数量到规模都有较快发展,产品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据市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分会统计,现在有会员单位40家,其中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8家,销售企业12家。旅游工艺品当中有当阳峪绞胎瓷、山阳刺绣、麦草画、澄泥砚、沁阳木雕、博爱竹编等。同时,我市四大怀药、武陟油茶、五里源松花蛋、闹汤驴肉、清化姜等名优土特产品行业发展最快。
四大怀药这一老行当呈现出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伟康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拥有保健饮品公司、食品公司、太极功夫酒业三个子公司,另外还有一个科技研究所、一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伟康公司的产品已被列为四大怀药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并参与制定了“四大怀药”四项国家标准。太极庄商贸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建立怀药展厅、怀药文化馆及怀药研发中心,发展怀药深加工,拥有全国客户300多家。
此外,绞胎瓷等工艺产品的生产、销售也逐渐由粗放到精细、由粗笨到精巧、由粗糙到精美,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金谷轩绞胎瓷开发的产品已获得国家4项发明专利,其创作的“中华龙”作品还被藏入英国国家珍宝博物馆,多件作品在国内外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奖。
同样,五里源松花蛋的李氏传人李国顺在吸取古老传统配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之精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经营和科学管理,开发出了优质松花蛋、糖蜜松花蛋、挂花松花蛋、松花香肠、松花蛋酱、臭松花蛋酱、五香泡蛋、五香鹌鹑蛋等二十多个产品,其中松花蛋酱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相比之下,部分曾经声名远播的老行当,如今却惨淡经营,日渐式微。博爱清化竹器因为塑料和不锈钢等替代产品的盛行,产业受到严重冲击,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更严重的是,曾经远近闻名的柏山缸生产目前已经停产一年多,柏山缸烧制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已濒临失传。
问题不说不透,道理不说不明。那么,焦作老行当前行过程当中的问题何在?据相关专家分析,目前老行当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人才:
一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焦作许多老行当生产企业是由家庭式生产走过来的,由家庭式生产再到作坊式生产,再由作坊式生产到小型加工厂式的生产,家族式管理几乎贯穿其中。相对于目前公司化运作的现代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为老行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是缺乏专业的产品研发人才。商品要想满足时代需求,必须不断创新、丰富特色。但是,部分老行当企业在前行过程中,并没有吸引到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品种单一、产品陈旧、技术落后,缺乏应有的创新力,这些都会影响老行当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缺乏先进理念的营销人才。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老行当产品仅仅依托历史上的影响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如今的市场营销策略,具有先进理念的营销人才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老行当,与我们的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我们最单纯、最古老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被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冲击。记者从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焦作老行当许多都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我们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阖一辟谓之变,破困求变谓之新。老行当虽然在山阳大地历史悠久,但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只有变才能保其光辉不变。如何让一些老传统展现新魅力,老行当产生新利润,依托基础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呢?
其一,自然规律左右经济走向。在相对论中,事物的发展总有其两面:一方面城市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另一方面人们对传统的依恋和需要重新抬头。在现代生活中,这些老底子的行业可以依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以期实现老树发新芽。
其二,社会心态左右经济走向。在焦作博爱县首届竹编大赛上,人们都对馍篦、笔筒、水杯桌椅、鞋柜、沙发等竹制品喜爱有加,许多人感叹:“还是手工做的东西好,可不能把这些老手艺给丢了!”正因为回归心态填满现代人的生活,才孕育了传统行业的新土壤。
其三,需求左右经济生命。向往仅仅是一种心理,而心态背后的真实需求才是商机。传统行业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绝不是把老古董原模原样搬到现在,而需要寻找传统与现代消费的结合点。目前已经停产一年多的柏山缸之所以没有市场,很大原因在于没有与时代特色和现代消费相结合,未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