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静
本报通讯员 任红霞
今年7月份,山阳区焦东街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而在2010年,该街道六号院社区曾荣获首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称号。一个拥有23225位居民的街道是如何在3年的时间里获得两个国家级荣誉、保持就业率在96%以上的呢?
“以服务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不断推动辖区就业工作健康发展。”8月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焦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广军侃侃而谈。
六号院社区居民赵良海,自从3年前儿子在一次意外中去世后,每日沉浸在丧子之痛中难以自拔,酗酒、赌博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社区劳动保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了赵良海的情况,遂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并反复核查用工信息,最终为他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
家住焦东街道东花园社区的徐英,5年前和丈夫先后失去工作,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两口子的矛盾也越来越大。这时,劳动保障人员找上门来,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门路。
经过反复斟酌,徐英决定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经验,创业从何谈起?为了增强徐英创业的信心,劳动保障人员对其进行跟踪服务,首先推荐其参加专业培训,然后两次为其申请小额贷款,又通过相关部门为其办理各种证件。最终,徐英两口子办起了一家营业面积几百平方米的汽车修理厂。今年,这家汽车修理厂已为辖区下岗人员提供了6个工作岗位。
据了解,2011年以来,该街道已为2400余人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帮助辖区1255位居民实现就业,帮助292户困难家庭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