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樊树林、杜永兵)面对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制约,面对近一阶段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下滑的压力,笔者近日在山阳区欣喜地获悉:今年1~7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097亿元,同比增长28.99%,居全市第一位,实现了经济运行压力增大背景下的逆势飞扬。
“工业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山阳区委书记孟令武说。作为中心城区的山阳区,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特别是在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一重大机遇,催生工业经济进一步蝶变,今年年初以来,该区依靠项目集群发展、力推攀大引强、科技创新驱动等,初步实现了“小马拉大车、小城谋大局”的目标。
搭建平台,项目集群发展。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我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该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和发展工业经济的主平台。今年,该区紧紧抓住省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的契机,进一步拓展集聚区发展空间。今年5月下旬,省产业集聚区联办正式通过该集聚区规划调整,集聚区总规划面积扩展2.16平方公里,达8.16平方公里。目前,投资3.6亿元的中晶实业高科技纳米碳酸钙项目和投资3.6亿元的恒艺双喷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投资3.2亿元的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荣格科技(焦作)工业园等10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攀大引强,突出主导产业。据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区按照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立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科技、服装四大主导产业,坚持在招大联强、产业承接、产业延伸上精选项目,将目光瞄准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优势企业,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中博会、省投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到广东中山、江苏常熟、上海等地,就服装、LED等关联产业进行考察对接,为下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该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完善服务工业企业长效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专门开辟了审批快速通道。如今,投资20亿元的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订单不断、产销两旺。
科技创新,擦亮企业名片。山阳辖区焦作市科瑞斯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5英寸LED蓝宝石基板生产技术获得突破,标志着我市大尺寸LED蓝宝石基板切片、研磨、抛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填补了省内空白;河南超燃清洁能源公司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节能减排示范单位,其生产的新型多碳醇助溶剂及下游产品醇醚燃料,深受客户青睐。今年年初以来,该区继续按照“科技强区”战略,先后聘请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高科技人才当企业科技顾问,并与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定期开展科研成果与项目对接活动。该区还组织科技专业人员逐一进企业调研,将辖区工业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筛选汇编,建立企业技术难题信息库。
截至目前,该区有100余家企业与国内10家科研院校建立了2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实施合作项目60多个,转化各类科研成果30项。同时,该区加大了对工程技术中心的扶持力度,目前,该区80%以上的超亿元企业都建立了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