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15年的奋斗与期盼,在这一刻化作了现实。
2007年,南阳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专题研究,认真听取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再次形成决策性意见,决定申办第七届农运会,并向省政府提出申请。2007年11月1日,河南省政府向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正式提出了申办请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省农业厅、省体育局和省农民体协多次到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汇报和沟通,申述河南承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有利条件,这种真情得到了国家农业部、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同意由河南省来承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了前几次的铺垫,农业部等三部门对南阳有了较深的印象和了解,特别是被南阳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阳市的场馆建设、接待能力、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举办全国农运会的综合实力,所以都倾向于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放在南阳举办。
2008年3月,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正式联合下文,同意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于2012年在南阳市举办。2008年11月1日,在第六届农运会的闭幕式上,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从农业部有关领导手中接过了农运会的大旗。消息传到千年宛城,南阳市民无不欢欣鼓舞:经历15年努力,4次申办,农运会终于要来南阳了!
四、几百年太久,只争朝夕。农运会是争来的,如果轮,恐怕得等到几百年后。
在农运会的举办地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等城市举行。而中国这样的中等城市有200多个,如果被动地等着轮的话,最快也要几百年才能轮上一回,所以农运会能在南阳举办,无论对于南阳来说还是河南而讲,都是百年一遇的机会。
“农运会来南阳,是我们多年来的期盼,可以说是圆了我们一个梦。通过这个国家级平台,我们可以向世人好好地推介人文厚重、物华天宝的南阳,推介天蓝水清、绿意盎然的南阳,推介务实能干、热情好客的南阳,推介活力四射、大有作为的南阳。同时,借这个机会,也可以展示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三化协调的基础上,坚持走‘两不三新’道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南阳市市长穆为民在前几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
所以,从历史的高度和发展的角度看,农运会已经不单单是一场运动会,更不单纯是一次“三农”的“PARTY”。正如1985年的全国青运会对于河南体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河南体育在上个世纪最后15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一样,南阳农运会对于南阳各项事业的提速,乃至对于河南“三农”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好这届高水平、有特色、重节俭的农运会,对于提升南阳在各方面的竞争力,对于提升河南作为一个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农业强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在全国的地位,促进河南更好地发挥中原经济区的龙头作用,尽快建成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意义深远,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