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他,为了新区的项目更快更好地发展,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他,为了各个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把办公室当成自己的家。他,被人送绰号“拼命三郎”,在项目服务工作上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热情,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他,就是新区文苑街道项目推进办主任贾德齐。
自从上任项目推进办主任的那一天起,贾德齐便全身心投入到项目推进的工作中去,200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每天都在服务项目的路上,“周末”这个词儿在贾德齐脑海中已经几乎淡忘了。
新区十大项目里,多数涉及到文苑街道,繁冗的工作、具体的事物、费神操心、人少活多,工作起来不论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工作半夜不回家吃住办公室就是对贾德齐及项目推进办其他工作人员最好的写照。
贾德齐在项目工作中到底有多辛苦,又是如何推进项目发展的呢?通过对贾德齐的采访,记者着实敬佩这位人称“拼命三郎”的项目推进办主任。
9月1日,本该是休息的周六,14时30分,记者在办公室见到了贾德齐,他说:“有时候忙起来,哪还顾上周六、周日啊,一般家里没什么急事,周末都呆在办公室或者工地,这个部门一刻也离不开人。”
为确保新区重大项目集中奠基活动顺利举行,贾德齐带领项目办的同志加班加点布置会场,连着3天没回家,他们冒着大雨,将项目奠基会场布置完成,保证了奠基的顺利进行,而贾德齐也因此嗓子发炎,发烧输液。
今年进驻新区的奇瑞发动机项目奠基更体现了贾德齐敢啃“硬骨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风,他连续10多天待在村里,挨家挨户做被征地群众的思想工作,7天完成兑现。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奇瑞发动机项目奠基的准备工作中去,确保了奠基活动的如期顺利举行。
要想确保项目进驻顺利,保证项目建设不被干扰,关键是要让被征地群众没有意见。为此,贾德齐多次带领项目办的同志,结合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积极实施兑现,尽可能多地为被征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减少矛盾,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此项工作中,先前有部分群众不理解,难免会说难听话,想办法阻挠贾德齐的正常工作,为此,贾德齐受了不少委屈,挨了不少骂,但这些始终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
项目进驻后,企业总会遇到一些不同的问题,此时贾德齐便主动联系各项目负责人,想尽办法,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帮企业招工,企业与被征地群众的关系等问题,都让贾德齐处理得很好。
工夫不负有心人,贾德齐用自己的行动和真情感动了一开始不太理解他的百姓,用十足的干劲和激情赢得了项目单位的信任。“其实我做的这些不算啥,领导相信咱,百姓不骂咱,项目单位满意,咱就知足了。”贾德齐向记者坦言。